二,万科:借力万达商业配套,磨练商业内功,提升住宅销售溢价;搭上万达强土地议价能力顺风车,压缩开发成本。
在与万达的合作中,尽管万达品尝了万科的住宅销售红利,但这一红利也恰恰是因万达的商业配套得到了放大。两家可谓互相借力。未来,不难想象这样的场景,一座万达广场旁,树立着万科的住宅。万科的商业配套由万达填充,万达商业同时还将为万科住宅带来销售溢价。
万科涉足商业地产已有4年,相比之下,万达商业成熟性更高,2014年万达持有物业面积(含在建)高达3904万平方米。万科背靠万达商业,可吸取经验,磨练内功,并提升商业地产运营能力。
“万科要做商业,其实不必自己独做,应该跟最擅长商业地产的一方股权合作,这样万科也有了商业收益权。”上述房企高层管理人士说。
今年以来,万科一直在压缩成本,鼓励分公司创新,并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万科与万达合作,还可借助其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土地强议价能力,花费更少的钱获得土地,压缩开发成本。而两家1+1>2的价值放大效应,也能反过来提高获取项目的竞争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现在,两个业务高度互补型房企捆绑在一起,究竟会产生何种化学反应还是未知数。
在乐居记者看来,双方合作的效果评估与收益分配,也牵涉诸多人心与规则,还需步步探寻最优姿态。
乐居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万达的轻资产路线里,万达广场未来将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地价相对低廉,租金回报比甚至高于一二线城市。纯投资不销售的万达轻资产,瞄准了这样的城市。王健林曾说,“我们不需关心房价,只要城区人口够多,租金回报比合适就可以去做万达广场,三四线城市是未来主要方向。”
但这与万科当下的重资产局面背道而驰。
万科需要紧盯房价,投资销售利润高的城市,近年来它力图加码一线城市。而重资产房企也通常难以在如今的三四线城市如鱼得水。此番合作,万达与万科孰将妥协?这构成了合作另一看点。
“除了在国内,我们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上述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如是说。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