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后,万达资产会变得轻一些,万科资产则会变重。它们可以共享客户资源,面对政府的土地议价能力会增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和安全感也会增加。
5月14日上午十点半,王健林和郁亮上演年度“哥俩好”,万达和万科用一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立盟友关系。
两万联手,意图明显。乐居记者获悉,这是一场长期性合作,万达、万科未来将在国内和海外市场,联合拿地、合作开发。由万达投资项目中商业部分,万科开发项目中住宅部分。
同时,两家还将共同成立一个联合协调小组,互相交流项目合作信息,该小组由万达、万科高层担任领导。
“以后万达的商业地产就不做住宅了,只做商业,由万科做住宅。万达万科一起竞标拿地,当然在各自专业领域我们是各干各的,所以不会成立合资公司,只有工作小组。”一位接近合作交易的知情人对乐居记者说。
“合作后,万达资产会变得轻一些,万科资产则会变重。它们可以共享客户资源,面对政府的土地议价能力会增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和安全感也会增加。”一位中型房企高层管理人士向乐居记者评价说。
两家常常登上“头条榜”的明星房企牵手,堪属意料之外。但窥探内情,一家是致力于“变轻”的商业大拿,一家是底子厚重又“谋创新”的住宅大户,万达和万科此番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记者经采访总结如下:
一,万达:剥离部分商业资产给万科,减轻体重,加速轻资产转型;抽掉住宅短板,放大万科住宅品牌红利。
此前,万达已宣称其商业地产要转型轻资产。即在投资建设万达广场过程中,由他人出资,万达选址、设计、建造、招商和管理,产生的租金收益由万达和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分成。王健林算过一笔账,两个轻资产店的管理收入总利润相当于一个重资产店,他认为这是一个可持续的新模式。
万达意图在2025年开业1000个万达广场,如此快速的规模扩张也需要轻资产的支撑。
万达与万科合作,意味着未来在一块商业居住混合用地上,万达将不再全部持有商业,以售养租,而是与万科共同持有商业资产,并共同获取租金收益。万达以此完成部分商业资产转移,减轻体重,凸显运营管理长项,加速轻资产转型。
万达一边在商业资产上做减法,另一边则在住宅资产上做替换。与万达住宅相比,万科是全球最大住宅开发企业,2014年住宅销售规模达21万套以上,住宅标签性、专业度更强。万达借此次合作,抽掉自身住宅业务短板,与万科共享住宅销售红利,从这个角度看,这几乎是一笔“全进账”生意,且更符合万达未来“专而精”的商业运营管理形象。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