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双方主要还是传统业务的合作,是行业领头羊用专业化应对利润下滑的市场现实。
接近万达的人士透露,此次合作是万达首先提出的,但万科方面也很积极回应,因为这是一个对双方均有利的事情:万达要拓展到更多的中小城市,万科也需要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王健林此前在深交所[微博]的内部讲话中提到,万达要下沉到三四线,2020年要确保万达广场开店数超过400个,这意味着未来的5年内每年平均开80个;而万科的目标则是10年后年销售额将超过4000亿,总体市场占有率超过6%。
除了传统开发业务,在互联网地产观察人士看来,在巨量的社区和零售商业中,万科万达几乎占据了最优质的资源,是所有地产公司最有可能做成社区O2O及商业O2O的,万科目前已经推出了社区APP“住这儿”,万达则有电商平台“非凡”,如果两家能把这两个领域的大数据全部打通了来做,则想象空间巨大。
从双方目前已有布局来看,万达有文化旅游城,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已经开业,双方在度假旅游上的资源整合也存在可能性。
除此之外,同为转型先锋,万科和万达金融创新方面也有合作的可能。“总之,这两家业内重量级公司之间的合作想象空间太大了。”知情人士说。
不过,万科内部人士称,双方合作将首先发挥彼此的特长,万科负责住宅部分,万达负责商业部分,但截至目前只是框架性的战略合作,还没有具体的项目落地。
重量级房企的“轻资产”突破
万科与万达的合作,最终指向双方共同的一个愿景:转型为轻资产的服务型公司。
王健林这两年很不喜欢被人称为“房地产公司”、“开发商”。他说,万达的转型方向是变成一个服务业的公司,一个高科技企业。
他定了一个目标:2020年万达集团收入的三分之二、利润的超过三分之二要来自于服务业企业,也就是说,要来自于不动产销售以外的收入和利润。
“净利润如果三分之二来自于房地产以外,这公司就不能叫房地产公司了。”王健林透露,目前已经上市的“万达商业(67, -1.15, -1.69%, 实时行情)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改名变成“万达商业发展公司”,或者叫做“万达商业服务公司”,或者叫做“万达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等,就是彻底去房地产化,实现万达集团核心业务的全面转型。
转型的路径便是轻资产模式,就是从今年开始,投资万达广场的钱不用万达出,都是投资机构出,万达负责选址、规划、设计、建造、招商、运营管理,使用万达的品牌。所有投资获得的收益,万达跟投资方35/65分成。王健林说,这个模式现在已经正式在运行了。
在这个模式中,万达不需要以前的“以售养租”了,也就是说,住宅和公寓对他来说不用再先卖掉作为融资手段了。万达可以把这部分业务全部交给万科来做。
王健林说,过去重资产模式下,万达进入哪个城市看的是房价,这个地区房价到了8000元,或者到了10000元,卖房有利润,才会考虑去投资。但变成轻资产后,现在进入三四线城市,不用考虑房价了,因为这个投资它不销售。需要关心的就是人口、当地城市的租金、和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
而对于万科来说,跟随万达的商业做住宅,万达的招商配套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撑,再加上万科的成本控制和品牌溢价,市占率将加快提升。
万科在合作开发、小股操盘上的经验极为丰富。这是万科的轻资产模式:品牌和管理输出。至于未来是万科仅品牌输出收管理费和分红,还是股权合作,可能就双方具体去谈了。
万科的轻资产模式将贯穿于所有业务。万科董秘谭华杰说,十年后万科住宅业务收入将占比降至50%,以消费地产、产业地产以及延伸业务为代表的新业务群,将贡献另外数千亿级的营收,而所有的新业务都将采取轻资产、资本化模式。
万科率先打造首只公募REITs
与轻资产模式相适应的,是房地产的资产证券化、金融化趋势。
万科在这方面动手更早。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微博]网站披露,万科与鹏华基金合作的“前海万科REITs封闭式混合型基金”已于4月22日被证监会受理,如果该REITs成行,万科将成为国内首家发起公募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产品的房企。
据谭华杰透露,该REITs由万科深圳公司负责,标的是位于前海的万科企业(19.6, 0.56, 2.94%, 实时行情)公馆,“这是一个股权型REITs,标的不是资产而是股权,是一个特殊的BOT(建造、运营、移交)项目,资产属于政府,但目前由万科在运营”。
在此之前,万科已经与凯雷、东方臧山合作,将部分商业项目股权出让,并共同成立资产管理平台,由万科负责管理运营,将来以REITs形式上市。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