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景气,抢“蛋糕”者又在增多,处于整合转型中的房产中介之间的“价格战”变得不可避免。但过于频繁的、仅仅建立在降低中介费和提高佣金抢人上的“价格战”,是否真能使中介盈利、消费者受益、经纪人得利?
从去年开始,房地产中介们“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类纷争时常成为地产圈儿的热点事件。先是爱屋吉屋施行租房中介费减半,后是思源地产参照这一做法,还把二手房中介费从2.7%降到1.5%。紧接着搜房网提出了更低的二手房中介费标准,只收总房款的0.5%。日前,链家投资运营“丁丁租房”,干脆不收租房中介费,只要房东支付5天的租金。
为占有更多消费者市场,房地产中介还将目光瞄准了掌握“关键信息”的经纪人们。不仅链家在去年12月将经纪人佣金提成提高到70%,中原、思源、搜房也都在为经纪人“提佣涨薪”。这些天流传的消息说,思源两名金牌经纪人在半个月内佣金就超过了10万元。
不难发现,这些以“抢占市场份额”为目标的招数,虽看似花样百出,但其本质仍然难逃“价格战”这一低层次竞争模式—要么比谁家的中介费低,要么比谁家的经纪人待遇好。令人好奇的是,一边是降低消费者买房、租房费用,一边是增加经纪人收入,而整体市场总需求量又相对稳定,那么谁来为房产中介缩减的利润买单?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