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往几次土地财政审计情况,审计发现的一大问题出现在土地出让金收支方面,比如地方政府在收入方面违规、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部分土地出让金未纳入基金预算管理等]
去年审计署开展的土地财政现场审计工作基本结束,汇总工作也大部分完成。一些重大事项还在深入核查,而相关土地问题的整改行动已经在进行。
3月10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了上述信息。
董大胜还称,此次土地财政审计工作也关注反腐,的确发现不少违规违法案件,一些特别重大的案件已经报告给国务院。
土地财政审计关注反腐
董大胜告诉本报记者,根据以往几次土地财政审计情况,审计发现的一大问题出现在土地出让金收支方面,比如地方政府在收入方面违规、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部分土地出让金未纳入基金预算管理等。
在土地管理方面,土地出让未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出现先用后批、违规用地、以租代征耕地等现象突出。另外,耕地占补以劣补优、弄虚作假、土地囤积闲置等问题也比较常见。
他认为,这次审计工作也很可能发现类似的问题。
董大胜告诉本报,土地财政审计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工作,反腐也是其中一项。在当前反腐态势下,审计机关也很关注这方面工作。“不会放掉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
“去年土地审计中的确发现不少违规违法案件,我们会分门别类来处理。比如特别重大的案件,我们会报告给国务院总理。案件比较清楚,金额不是很大,会交给检察机关、土地管理部门或地方政府处理。”董大胜称。
他透露,目前有部分案件已经上报给国务院。
去年8月开始,国家审计署对过去6年地方土地出让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等情况进行大规模全国性审计。地方政府约15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成为审计的重点之一。
连查三个月后,土地财政审计工作接近尾声。董大胜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汇总工作大部分完成,而相关土地问题整改活动也在进行。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