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博文 > 正文

易宪容:中国的住房从来就不是消费品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5.02.28来源:易宪容博客
扫描到手机
导语:在中国,或者在不少国家,住房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框架中,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住房就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如果读者不信,你可以去询问国家统计局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给出的标准答案还是住房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
标签:   易宪容  住房

  一般来说,衣食住行是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存方式,也是人类最为基本消费需求。但是由于住房是投资品,当居民把手中所持有的收入占绝对高的比重投入购买住房时,居民最大的一块消费突然消失了。这就有了在中国统计指标中近些年来中国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由90年代5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35%左右。即是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其消费则越来越小。因为,中国居民收入绝大部分都用购买住房这种投资品了,居民的消费如何可增加。这就是当前所谓的中国居民消费逐年下降之谜。

  更为好玩的是,既然住房是投资品,但是中国政府的职能部门又制造出一个住房的“刚性需求”来。很简单,既然住房是投资品,那么投资者购买住房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购入住房之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或预期住房会升值。如果市场的住房投资者都预期房价会上涨,而且又有好的金融市场条件以及购买没有任何限制,比如利率低、杠杆率及借钱容易,那么住房的投资需求可以是无限大。即住房投资者可以购买一套、二套、十套、百套等住房。但是,如果市场的预期逆转,即投资者认为购买住房后不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时,那么这时住房投资需求会成为零,甚至于负(即住房投资者赶快把手中住房抛出)。住房的投资需求在零到无穷大之间,是根本不存在“刚性需求”的。所以,如果住房是投资品,住房市场是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刚性需求”的。不知为何,政府职能部门会制造出这样一个概念。

  如果住房是投资品,那么政府也不需要对购买住房采取任何补助政策,也不需要让银行采取利率优惠,更不需要把住房购买分为购买第一套、第二套等。因为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中,从而没有哪一个栏目规定购买第一套住房是消费,购买第二套住房是改善性消费,而且购买第三套才是投资。在国家统计局的报表里,所有购买的住房都是投资品。如果对投资品的住房采取优惠政策,实际上用整个社会纳税人的钱来补助投资者,这样做对没有购买住房购买少住房的居民是相当不公平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住房又变成消费品。

  如果住房是投资品,那么住房投资者所得当然要用适当的税收制度来调节,试想居民劳动所得都有一套税收安排,为何住房投资不这样做呢?为何中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会成为全球最差税收制度呢?这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

  可以说,在中国,由于对住房属性界定上混乱,也就使得中国政府不同的职能部门各行其是,各个政府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出台有关的房地产政策,从而导致了这些政策冲突与矛盾,而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银行及投资者各行其是,攫取大利,也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完全不可持续的方向。因此,要确立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就得对住房的性质全面反思及重新界定,并重新设立住房统计的新框架,这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