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博文 > 正文

易宪容:中国的住房从来就不是消费品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5.02.28来源:易宪容博客
扫描到手机
导语:在中国,或者在不少国家,住房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框架中,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住房就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如果读者不信,你可以去询问国家统计局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给出的标准答案还是住房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
标签:   易宪容  住房

  在中国,或者在不少国家,住房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框架中,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住房就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如果读者不信,你可以去询问国家统计局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给出的标准答案还是住房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在他们看来,因为住房购买支出是长期分摊,因为住房长期持有后会升值,所以住房是投资品。但是,这些理由是否成立也只能在制造这些概念的人头脑中,与现实生活可能会相去很远。

  正因为在国家统计局那里,住房是投资品,那么无论住房价格是如何上涨,都是与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无关。可以看到,近十多年来,中国各城市的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10倍了,但是中国居民的消费物价指数不仅没有上涨,而且持续下跌,最近甚至跌到1%以上,市场大叫出现通货紧缩了。在这里,传统的货币主义理论失效了,因为在货币主义看来,通货膨胀就是一个货币问题。只要货币过量发行,反映在物价水平上就是通货膨胀。但是中国货币发行越多,物价则越下行。比如2009年之前中国银行信贷总和不到30万亿,而2009年2013年底前5年则达45万亿之多。由于住房是投资品,近几年超速度扩张的货币增长只涨到房价上去,而涨不到居民实际消费物价上来。真的太好玩了!

  反之,如果近几年过度扩张的货币会反映到居民的消费物价上,那是什么结果。那就是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快速上升,居民手中持有的货币不值钱。而通货膨胀率或居民消费物价飞涨,央行就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加息了,这样才能让市场流动的货币减少,并让通货膨胀率回到合适的水平上来。如果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加息,住房投资者收益率下降,其投资风险越来越高,只好退出市场,住房投资需求减少而房价下跌。但是,住房是投资品,过量的货币只是抢购一定的住房让房价飚升,而没有让居民的消费物价上涨,所以央行也就不用收紧货币政策加息了,反之还可以采取更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更多的货币流动向市场推高房价。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