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博文 > 正文

易宪容:当前货币政策会不会重大调整?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4.09.18来源:易宪容博客
导语:从8月的数据来看,无论是金融数据还是经济数据都取逊于预期,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规模工业增加值,克强指数(即用电量、货运量和新增贷款量),其增速多以为2008年12月以来新低点,从而使得全面降准降息预期再度升温。
标签:   易宪容  货币政策

  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银行绝大多数信贷都与房地产业有关,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深度的周期性调整,那么国内银行资产质量可能面临着严重恶化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最宽松能够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概率同样不高。所以,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重点在促使国内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及深化改革,而不是通过过度的信贷扩张让国内经济又回到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老路。

  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早几年通过过度的信用扩张让各种资源涌入房地产市场所导致的“房地产化”经济的后遗症。旧的增长模式完全破坏了国内资源有效配置,扭曲了市场价格机制,颠倒了社会利益分配关系,改变了国家产业结构、企业经营模式、及个人的价值取向等。所以十八大后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政府看到了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严重问题,并要求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作为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工作及货币政策的重点。

  可以说,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难以缓解,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向另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结果。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然使得经过十多年价格膨胀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出现周期性的调整。如果国内的住房市场不出现周期性调整,要实现这种转型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住房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也必然让以投资主导的住房市场价格向下调整,必然让与住房市场关联十分密切的行业与产业需求全面下降,及以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GDP增长下行,甚至于相关的金融风险逐渐显露出来。这些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所要付出的成本与代价。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与成本,要实现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是不可能的。

  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就得通过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来现实。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不仅在于旧有的产业政策及土地制度有问题,也在于现有的金融制度、货币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户藉制度有出现了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才能让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调整。比如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严重就与当前的财政政策、土地制度及房地产税收政策存在缺陷有关。又比如,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在上述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这种转型起到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可见,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今年,国内央行全面降准降息的概率不会太高,定向型宏观调控应该今年未来几个月的主旋律。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