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月前传闻最猛的杭州“限降令”的出台,到常州党报头条呼吁购房者买房,再到如今地方财政补贴开发商,足以看出地方政府已经有点狗急跳墙了,在救市的态度上越来越没有底线,足以看出地方政府在房价上的敏感度不亚于开发商。
其实,这在以前我们早就十分清楚,只是没想到现在地方政府已经有点“狗急跳墙”,将黑手伸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众所周知,对于商品住房,不管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还是从供求关系匹配来看,当前价格引导的重点恰恰应放在让价格适度下跌上。这不仅是民生需要,也是楼市挤泡沫、消化供应过剩的需要,更是暴露体制积弊,扫清行业发展障碍,避免“硬着陆”的需要。
可是地方政府偏偏猴急,房价还没有下跌,就已经比谁都急了。不但不会允许房价暴跌,甚至连适度下跌的容忍度都没有,纷纷救市并规定不允许降价。
这也充分暴露了地方财政对于土地的过度依赖性,为了鼓励开发商为政府分忧解难,地方政府以土地让与来补偿开发商的额外投入,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对未来房价上涨做隐性担保。除此之外,银行对房价下跌的容忍更不容小觑。
尽管如此,我依然主张,房价适度下跌不是坏事,现在楼市已经进入一个多方博弈的矛盾期,买了房的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都不想房价下跌,没买房的不管买不买都希望房价下跌。如果房价依然高歌猛进不正常,那么购房者一直观望抑制需求同样不正常,所以应该打破僵局,寻找一个房价平衡点,楼市或许就能步入正轨,从而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新生。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