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8月“百城房价指数”显示,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77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9%,这也是继5月首次下跌以来连续第4个月下跌。在百城房价连跌之时,地方政府的救市心情更为迫切,包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在内的多个业内人士都认为,地方政府的救市越来越无底线。
以海口为例,三个月内三度救市,并于近期出台的救市文件提出,建立房地产销售奖励机制,对岛外中介机构每销售1套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上的商品房,奖励1000元,每销售1套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奖励500元;同时奖励本市2014年销售量(网签数据)前10名的房地产企业,每家奖励10万元。这也是多年来首次出现奖励中介的举措。
面对市场不景气,开发商淡定,地方政府反而有点躁动得坐不住了。基于现在楼市问题和市场状况,我认为房价降降更健康。实际上,许多开发商又何尝不想呢?特别是面对滞销,开发商降价的欲望比百姓更强烈。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欲降还羞,极不爽快。
细细观察,除了个别开发商自导自演砸售楼处企图逼政府救市外,很多开发商不能爽快地降价确实有不少苦衷。
每次降价我们都看到一些售楼处聚集着大批业主,情节严重的还会出现打砸抢现象。我们称之为“房闹”,“房闹”的出现源于房价下跌造成老业主财产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威胁,他们不能平抑心中的愤懑而采取了武力相向。
可能有些开发商的楼盘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甚至欺诈行为,这样的开发商遭遇房闹那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如果单纯是因为市场调节,房价有回落造成房闹攻击售楼处,这样的开发商值得同情,而那些房闹更是可怜,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触犯了心中那个契约精神,更触犯了行政法规。
如果站在买房人的利益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们蒙受了很大的损失,非常值得同情。但是商品房买卖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没有儿戏,更没有后悔药。拿得起放得下,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否则那就是无赖。
或许我们看到的仅仅如此,是房闹们在阻止房价下跌。其实不然,藏在幕后的黑手是一些地方政府。如果说以前他们还是偷偷摸摸暗箱操作,现在看来他们已经毫不避讳的明目张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