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走过一路荆棘的半年,中国房地产在2014年迎来新的调整周期。在前景不明的下行通道中,分化与转型成为行业的全新课题与考验,期待已久的“市场力量”何时能回归房地产行业?健康、成熟的房地产行业何时能真正到来?
8月6-9日,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海南再启,围绕主题“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观点地产新媒体遍访海内外知名经济学家、企业领袖、行业精英、金融学者,梳理市场实情,明辩行业未来。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深圳一二手房成交总量仅为3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8%,创2008年以来新低。
面对楼市的下行,高纬环球深圳分公司总经理董韶川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住宅以前一直高速发展,在很多城市里面甚至占到了整个城市GDP的50%,这是个很不健康的态势。”
董韶川透露,不光是深圳,其它部分城市像惠州、淡水等,亮灯率是非常低的。他认为,住宅成交出现下降,是一个回归理性的过程,代表着市场开始趋于冷静。与此同时,住宅的冷静必然带来写字楼、零售需求的增多。
尽管如此,董韶川并不鼓励所有投资者扎堆商业地产。在他看来,商业地产更为复杂,形成商圈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不是所有小的投资者都有耐心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开始,深圳很多购物中心招商并不是很理想,场内出现较大面积的空置。董韶川对此表示,深圳商业地产同质化过于严重,金光华、万象城、中信、益田、壹方城、缤纷海港城等,都是休闲、娱乐、影院的业态组合。
董韶川进一步指出,中国商业地产面临的问题包括品牌、业态形式存在单一性,融资、在合作的方式过于单一,能具备从提升品牌的形象、品牌的价值,到推广、布局、管理的能力的专业人才也很稀缺。除此以外,电商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是商业地产的新挑战。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