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失真的后果
据上述房企人士介绍,机构获取数据的一般路径是,通过各地的网签数据进行统计,同时向开发商发放统计表格进行回收,数据由开发商自己填。数据尤其是销售数据掺水有操作空间。比如模糊权益和非权益面积;很多三四线城市没有网签数据,只能依赖开发商提供等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数家排名前十的大型房企人士,其中多数指出,目前市场中的房企排名机构一般并不是独立的第三方,大多依托于某家网站或商业机构,排名也会出现一些人为干扰,本身的可信度有问题,“我们公司并不是特别在意这个排名。”万科有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有熟悉房企排行榜勾兑过程的人士透露,前十名基本是业内公认的,数据掺水的空间不大,前20也基本没问题,但20以后,100以内,掺水的成分很大,“尤其是百名左右竞争比较激烈,有些企业想方设法找关系进入百强”。
前述房企人士指出,在整体排名中,有企业名次提高了,就必然有降低的,只要有一家企业的名次不准确,影响的范围就会很大。排名被往后挤的企业,是不是该得到应有的补偿?
张大伟认为,不准确不公开的排名造成的影响挺大,会导致市场信息的混乱,对金融系统的放贷决策具有误导作用,“比如曾经跻身百强房企的光耀陷入债务泥潭,这会让人怀疑,此前它到底是不是足够成为真正的百强?”。
“说到底,还是制度的漏洞,比如像西方发达国家,都有非常完备可信的第三方排名机构。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让公益性组织、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成为排名机构,抛开商业目的,结果才会相对客观。”张大伟说。
万科等公司知情人士介绍,最应该看的是企业自身公开透明的、经过财务审核的数据,即经审核业绩,这是上市房企每月、每季度都会发布的经公司内外部会计、审计及法务审核后的销售数据,更具有真实性。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