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旭辉E天地于2013年10月13日首期开盘,凭借不限购、地段好、户型合理以及配套齐备等优势,项目在开盘两小时内销售一空。
□探因
观望加剧
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之下,消费者普遍产生恐慌情绪,不断推迟购买决定,使新房二手房的成交量从年初至今都在浓重的观望中“跳水”,成交乏力,成交价持续下探。
“我去年四季度左右开始看房,刚开始看得比较频繁,现在越来越懒,也有侥幸的心理,觉得房价还得跌,现在入手就买亏了,所以想再等一等,看看市场情况。”一位购房者告诉记者。
事实上,抱有同样心态的购房人不在少数,据21世纪不动产门店调查走访,目前不少刚需客户表现出了较浓的观望态度,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的冷淡,让他们更加不敢入市了。消费者的观望,反过来又加重了楼市交易的僵局。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如果楼市持续上涨,购房者会毫无顾忌地“抢购”,唯恐房价不停上涨,迟了就更吃亏,而当楼市陷入观望,价格稍微有所下调,购房者就会陷入观望。
负债率触顶
房企资金链紧绷、业绩重压,是楼市调整升级的又一个重大诱因。近日,中原地产研究部对23家A股上市的大型房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今年一季度房企资金链确实呈现紧绷之势,23家房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7%的历史最高水平。从剔除预收账款后的实际资产负债率指标来看,今年一季度,23家A股上市房企实际资产负债率达到55%,仅次于2008年三季度的历史峰值水平(56%),房企偿债压力不容小觑。
中原地产研究部选取短期资金覆盖率指标分析23家房企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该指标近8年走势基本与房地产行业冷暖程度保持一致。今年一季度23家A股上市样本房企,仅3家房企资金链处于宽松状态,8家房企资金链相对安全,12家房企资金链紧绷,短期资金覆盖率低于0.8,为近8年以来资金链紧绷房企个数最多的一个季度。其中有两家房企短期资金覆盖率低于0.3。从货币资金与总资产比例来看,目前,房企现金流情况降至近年低点0.11,形势亦不容乐观。
流动性仍偏紧
信贷环境仍然偏紧,是房地产市场头顶的“紧箍咒”。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央行从4月25日起已经分别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和0.5个百分点之后的第二次“定向降准”。
不过,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直接影响来看,央行二次“定向降准”和房地产市场没有直接的关系,对楼市基本没有影响。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首套房贷利率的主流变动情况并不大,仍是基准利率或上浮,并且视购房者个人资质而定,最高上浮10%。
如果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并没有立即下调首套房贷利率,甚至还继续上浮首套房贷利率,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仍然会维持当前比较低迷的状态,企业资金面仍然还会相对紧张,整个市场尚不能形成连续降准导致的“流行性”宽裕的局面。
□趋势
未来将有更多项目加入降价行列
“3月小阳春落空,4月楼市成交进一步趋冷,传统的红5月亦未能再现,6月至今也延续冷清,甚至一线城市也笼罩在观望氛围之中”,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计,迫于销售业绩以及资金链的双重压力,房企接下来将有更多项目主动加入降价行列。在外部环境短期难以改善的情况下,预计唯有价格的进一步松动,才能打破目前的市场观望气氛。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也认为,在未来2-3个月里就会有更大范围、更大幅度的降价现象出现,楼市“降价潮”将真正来临。不过,在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看来,2014年以来,楼市整体成交持续低迷,房地产行业去库存压力不断增大。不过,近期央行力挺首套房贷款要求、公积金贷款周期缩短等一系列微调手段,透露出宏观调控政策有可能适度宽松的迹象,虽然目前对于提振楼市信心没有明显收效,但如果还会陆续有政策层面的利好声音传来,对于深陷低谷的楼市将能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