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2
巧辨买房时是否存“猫腻”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各大房地产开发商也各施其招,各种优惠、承诺层出不穷,虽然大多数的品牌开发商对所做的承诺都一一兑现,但是也难免有部分消费者认为被欺骗了或是利益受损,那么在买房时出现的各种现象究竟是合理还是违规?又有哪些消费陷阱值得注意?
精装修房与样板房有差别是否合理
案例:余先生在某小区购买了套精装修房,在收房时他认为,开发商交付房屋在装修上存在很多问题,与广告中描写以及先前看的样板房相差甚远,因此余先生迟迟不肯收房。开发商却告诉他:你先来收房,因为你收了房,我们才能更快地帮你整修。
解读:如果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交房要求或装修标准,余先生是可以拒绝收房,并要求开发商整改符合合同约定后,再行收房的。如果先收房了,等于是认可房屋基本符合合同约定,部分问题只是后续的整改问题。
如何判断所谓投资产品?
案例:张先生看着“低投资、高回报”字样的写字间和小商铺广告,不免心动,这些商铺“门槛”低,容易进入。但是身边的朋友劝他投资时应该理性对待,还跟他讲了不少投资失败,甚至是遭遇陷阱的现象。张先生不免有些担心。
解读: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首先张先生投资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开发商的信誉、以及开发经验。另外,投资者可以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一、投资收益率是否经得起推敲。二、投资者的收益是否在合同中有明确而具体的体现,从而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三、收回投资的渠道是否稳妥、畅通。四、如有担保,是否在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担保的方式是否合法、有效,进行风险规避。在充分考虑了风险和收益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些投资产品。
公摊面积是否由开发商说了算?
案例:张女士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对于公摊面积很不满。张女士说其他楼盘公摊率15%,他买的房公摊率是20%。理论无果后,张女士质疑公摊面积是开发商自己说了算么?
解读:开发商在房子交付之前,都要由房管部门的专业测绘机构,对房子的建筑面积和实用面积进行整体的测量,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就是公摊系数,每套房子再根据这个系数进行公摊面积的计算。最后,报房管部门审核后用于办理产权证。这是通常的做法。如果张女士对房屋的公摊面积有异议,只能向相关房产测绘部门请求重新的测绘鉴定,这并非是由开发商说了算的。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