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招一出,内地投资客止步,他们不愿意多支付起码20%以上的成本,不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香港房地产丧失了最重要的炒作概念,有源头才有活水,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活水就是源源不断的新鲜水源,是香港市场的增量而非稳定的存量。
内地投资客具有极强的边际拉动力。中原地产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登记一手中小型住宅的内地买家占整体金额及交易宗数比例,分别为15.5%和13.2%;二手市场内地买家的占买卖金额比例的6.6%,占交易宗数比例5.5%。2013年5月,內地买家在香港商业地产投资者比例从以往的10%上升到30%左右。3D一出炒家观望,香港土地注册处的数据显示,2013年所有楼宇买卖合约较2012年下跌39%,合约价值下跌30%,短线投机交易几乎绝迹。莱坊董事及大中华研究及咨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今年内地买家比例可能由现在的5%增至10%。这是美好的愿望,内地买家在满世界收购。
香港受压,资金出远海,据世邦魏理仕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的海外地产投资突破了8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2012年20亿美元的水平,置业热潮从全球门户城市向二线城市扩展。大多数中国资本流向了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2013年,中国在北美的地产投资增长至25亿美元,2012年这一指标还不足5亿美元。而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投资总额由10亿美元上涨到30亿美元。
香港的竞争者不是内地城市,而是其他国际城市,香港对内地投资客锁门,资金就流向其他国际城市追逐收益。
另一方面,香港市场是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冷暖洋流的汇聚地,随着资金离开新兴市场,与内地一样,香港按揭贷款利率上升,不利于香港本地居民、在香港有产业者购房。今年1月,香港金管局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2009年首推逆周期措施以外,香港新批出住宅按揭成数平均由64%降至55%;按揭供款占入息比例亦由41%降至35%。银行按揭利率已由3年前的不足1%,升至平均2.25%,今年有可能继续上升。
如果港府打开闸门,内地水滚滚而入,香港楼市崩盘也难。香港楼市主要是政策取向,现在减压,目的是为QE退出内地市场承压时放货币增压。香港楼市下行,表明在成熟市场严厉打压敏感投资客,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香港楼市升难,降也不易,如蟹横行,与内地的大城市现状相同。但内地城市有城镇化人口大迁徙背景,这是另一个艰辛而漫长的故事。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