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房子,租不起房子,就租个集装箱住?
围绕着住房压力,一些新名词应运而生,“蜗居族”、“蚁族”过后,如今又出现了一个新“族群”—“柜族”。
顾名思义,“柜族”指的是迫于住房压力而寄居在集装箱的群体,一个苦涩的字眼。
近日,央视暗访成都“柜族”,调查“柜族”真相,引发广泛热议。而在杭州,近年来,也出现了零散的“柜族”,大多数住人集装箱的租金为6元一天。
那么,这些住在“柜子”里的究竟是哪些人?他们在“柜子”里是怎样生活的?6元一天的租金真的靠谱吗?昨天,记者探访了杭州几处“柜族”聚集地,寻找答案。
以“集装箱”为家
日子只能凑合过
昨晚7点多,记者来到秋涛路上杭州礼品城对面的临时停车场内,在停车场的北侧,有一处“柜族”集聚点。
由于下了一天的雨,停车场内的路面坑坑洼洼,地上还堆放着砂石。
远远望去,10多个“集装箱”挤在停车场的一角,隐约透出昏暗的灯光,似乎在告诉到访者:“里头有人住。”
走近看,“集装箱”清一色白色外壁,看上去还是比较新的。所有集装箱分成两排安放,中间隔出一条羊肠小道。同一排的集装箱之间也间隔着几十厘米的空隙,用作通风排气。
记者走进一个“集装箱”, 里面住着一对20多岁的年轻男女,正在闲聊。一问,都是在杭州打工的。
小伙子说,他们住的“集装箱” 约6米长、3米宽、2.7米高,其他“集装箱”一般也是这个规格。
整个集装箱用隔板隔成两间,靠门的这间被改造成厨房,角落里放有电饭煲、电磁炉和锅碗瓢盆。上方装有排气扇,靠墙的位置还摆着一张小桌子、饮水机等生活用具。
靠里的那间是卧室,窗户上挂着窗帘,地上放着床、矮桌、暖风机等,还装着空调。
集装箱还开着一前一后两扇窗户,内壁和天花板都是白色的夹芯板,地板上铺有深红色的地板革,踩上去会有轻微的凹陷感。墙上一共预留有5个插座,其中包括专门的空调插座。
小伙子打趣道,他们这个集装箱的设施,在这个居住点算得上是“老板”级装修。
记者发现,在“集装箱”居住的以年轻人为主,多数都是刚刚来杭州打工的,因为租金低廉,成了这些刚刚进城打工者“理想”的落脚之处。
许多住户说,住在“集装箱”里,最大的不便就是没有单独的厕所和浴室,男的还能随便凑合,女的就比较麻烦了,最近的公共厕所,也要走10分钟。
住“集装箱”要花多少租金?住户们说,一般三个月起租,租金每月1000元,按季度付,还要缴纳1000元押金,水费每人每月10元,电费按每度1.3元收取,集装箱内所有的生活用品,包括床铺等,都要自己买。
当记者问及,为何大部分住人集装箱的租金6元一天,而这边这么贵时,一些住户说,6元一天的租金并不包括地皮费,算上地皮费,价格就没这么便宜了。
家里盖新房租个集装箱临时过渡
1000元一个月的租金其实并不便宜,在杭州九堡、下沙、蒋村等城郊接合部,1000元也能租到农民房的一个单间,有的还带着一个小卫生间。
杭州还有没有更便宜的住人集装箱?萧山双圩村王阿姨就在家门口租了一个集装箱,一天租金6元,一个月180元。
王阿姨家正在盖新房,老房子拆掉了,新房子又没盖起来,就租了个集装箱当作住房临时过渡,“我们原本打算到隔壁租个小房间,但200元左右月租金的房子,都比较破,用水用电也很麻烦,我和女儿商量了下,还是租个集装箱干净点。”等到新房盖好后,把集装箱退租掉即可。
王阿姨租的“集装箱”,就放在她们家门口自家的小菜园里,从外面看,除了多了一扇门,以及一前一后两扇窗户,和普通集装箱没啥区别,但走进去却另有乾坤。
地上铺着瓷砖,最里面摆着床、大衣柜、冰箱,靠门摆着个写字台,写字台上一盏灯亮着,墙上还装着一台空调,和普通家庭大房间几乎没什么区别。
“电线是从家里面拉过来的,集装箱房子里自带配电箱。”王阿姨说,“有人觉得住集装箱冬天冷夏天闷,下雨天雨落到棚顶还特别吵。其实住久了就能适应了,像这几天下雨,门窗一关几乎没什么声音。”
王阿姨还打算房子盖好后,直接买一个集装箱活动房,平时当车库,或者放放杂物也挺好!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