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广发财富亦并非如其所宣传的,属于“广发系”成员。
根据广发财富官网和多款产品说明书均介绍,广发财富的前身是1988年6月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银信托投资公司。在1995年被广发银行收购后,更名为广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74亿。2012年在中国金融业面临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为了打造全牌照金融服务平台(银行、信托、基金、证券、期货、PE、私募债),集团重新设立了以广发命名的广发财富。广发与平安、中信、招商、光大、民生、华夏、兴业并列为中国八大金融全牌照集团,目前属于广发系的公司有广发银行、广发证券、广发基金、广发期货等。
但是,根据公开文件,鉴于中银信托投资公司存在违法经营、经营管理混乱、资产质量差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10月-1996年10月接管该公司一年。1996年10月,广发银行才收购中银信托,上述描述并不准确。
同时,广发系并不是全牌照金融集团公司,广发银行和广发证券并不存在股权关系,各家公司也和广发财富没有关系。
2月19日,记者以需要融资的房地产企业人士身份,致电广发财富官网预留的号码,自称黄亮(音)的人士介绍,“半年内可能都不会做房地产项目了,今年风险太大了,特别恐怖,能找我们做私募融资的企业都不行了,很多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都快断了,我看这些企业都不妙。”“我们之前也做了百强房企项目,问题也挺大的。”
巧合的是,光耀集团正是百强房企,上述天合建筑和广东路桥项目也出现了应收账款回款速度不如预期问题。
该人士还称,“(广发财富)可能从行业退出了,在和别人合资成立一个新的管理公司。”他表示,目前公司办公地址在东三环,但广发财富官网显示公司地址却在北三环。 还款来源不乐观
天合建筑2012年总资产增速和利润均极速下降。其中净利润增速由2010年和2011年的267.26%、228.56%降至-3.06%。
据产品说明书,天合建筑基金的第一还款来源为应收账款支付方经营收入,支付方为光耀集团旗下光耀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光耀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并列有对应的8个房地产项目。
然而,广发财富近日在其官网发布声明,“因项目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不如预期,最近应付的季度利息需要延迟一段时间。”
第二还款来源为天合建筑公司经营收入,该公司是一家大中型综合性建筑实业公司,截至2012年底,总资产为6.77亿元,净利润7348.64万元。
不过,天合建筑本身似乎也面临增速放缓的困局。2010-2012年,天合建筑总资产增速分别为101.21%、115.94%和4.4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7.26%、228.56%和-3.06%。
第三还款来源为惠州大亚湾东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块价值5.10亿元的土地做抵押。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记者在广东省工商局的“广东省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详细信息”中查询到,该公司的“重合同守信用”一栏显示为“否”。
根据深圳市工商局注册信息,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郭耀名、惠州市鑫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出资8500万元、1500万元设立,郭耀名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其中,“股权质押信息”栏显示为“限制中”,“限制说明”指出,“将惠州市鑫来集团有限公司15%股权,郭耀名85%股权质押给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广州办事处。(2013-1774押)”,核准时间为2013年11月12日。
“法院冻结信息”栏亦显示“限制中”,限制时间自2014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18日,限制说明为“(2013)深宝法民一初字第1746-1号冻结郭耀名85%股权,两年(2014-417查)”。
此外,根据深圳市工商局注册信息,深圳市瀚明投资有限公司(光耀集团全资子公司)的“法院冻结信息”栏中还指出,“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揭中法民二初字第9号冻结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两年。(2013-2155查)”。限制时间自2013年7月23日至2015年7月22日。
光耀集团的借款纪录似乎也并不良好。
2013年8月1日、2日,《法制日报》、《南方日报》报道,2012年3月,光耀集团有限公司向家住揭阳市榕城区的张某借款1.2亿元,期限为3个月,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郭耀名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到期后,由于没有按时还款,张某于2012年11月向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被告均未到庭,法院判决生效后也拒不还款。
报道称,经查询,揭阳中院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没有足够财产履行还款义务,就通过广东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将光耀集团等三个被执行人失信信息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其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
2013年5月,被执行人光耀集团、光耀地产想扩大经营,向深圳某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却因为有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失信记录而被银行拒绝。2013年7月,光耀集团将本金及违约金等13056万元汇入张某指定账户。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