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土地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因素以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晟认为,大量的保障房入市以及并不宽松的资金链同样限制了房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
“城市间价格分化进一步扩大也将可能出现在2014年。”李晟指出,价格分化的情况已经在2013年的楼市中显现,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要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由于一线城市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房价不排除继续较快增长,而在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库存较多,房价必然增长乏力,部分甚至可能出现下跌。
调控视角:
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主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长姜伟新明确表示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可以预见在2014年的楼市调控中,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为调控主流。
实践证明,类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化调控已难以从根本上抑制住房价“脱缰的野马”,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需长远地建立“市场化为主手段,辅以政府调节”的政策引导体系。
李晟认为,从2013年下半年的政策走势来看,调控的决策权已经下放到地方,调控手段摆脱全国一刀切,根据城市特性产生分化。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指出,对比去年各城市的调控细则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调控自主权在增强,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进行了调控升级,而供应充足、成交低迷的城市则采取适度的放松微调。
张大伟认为,2014年在中央政府加强民生保障和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针下,各地可能将继续因地制宜地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力度进行微调,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仍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而库存较多的部分二线与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只会松不会紧。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