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世界各地房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的数据,在微博、微信等通讯渠道疯传,借以突显中国部分城市房价虚高。
中国“房价收入比”明显偏高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房价收入比”一直是不少专家疾言厉色批判中国房价必然崩盘的重要依据,其论述主轴为——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是5:1,联合国制定的标准是3:1。证诸于实际,美国3:1、日本4:1,再细化到发达国家之城市最高,是澳大利亚的悉尼8.5:1,美国的纽约7.9:1,英国的伦敦6.9:1,韩国的首尔7.7:1,日本的东京7.9:1,新加坡5:1,而中国许多地方动辄10:1以上,北京、上海、杭州等指标性重要城市甚至达到40:1!
面对这些“血淋淋”、“赤裸裸”的残酷数字,的确足以突显中国房地产存在某些严重问题,但那一定是房价崩盘吗?我看是未必,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中国人口流动速度超乎想象
首先,如果透过一串串冷冰冰的数据便能说明问题、找到答案,那么不只是房地产,任何领域大概都不需要专家了,因为虽然“数字会说话”,却也有可能说的是谎话!仍然需要有人加以深度剖析和解读,而其真实结果往往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至少我认为北京与上海的房价便是如此。
其次,我们要清楚认知的是,世界银行也好、联合国也罢,他们所提出的“房价收入比”理论,系以发达国家的状态为蓝本,换言之,“房价收入比”主要适用在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已趋于稳定的国家或地区,这对经济及人口仍在高速窜动的当前中国而言,根本无法类比,何况即使已经过三十余年的“农民打工潮”,中国实质“城市化率”仍不及50%,而去(2012)年十八大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所揭示的“新型城镇化”正要启动,相较于以往每年约1%(1300万)农村人口因工作、维生需要,主动进城的速度,后续在行政力量与政策扶助大举介入的情况下,不难想见中国人口流动将更见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