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即以年轻人购买的资产置换老年人的体面生活;从金融角度看,是进行“倒按揭”,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格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养老金,房主或者继续居住,或者租住其他更低廉的老年公寓。
以房养老研究实验多年,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在于房价、老年人退休成本、人均寿命评估问题重重,风险无法评估。
房价没有真正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估值模式。出资的金融机构与拥有住房者的评估天差地别。我国房地产尚未经历整体上真正的下降周期,拥有住房者对于未来房价的升值预期较高,此时由金融机构以现在的市场值对房屋进行评估,而后以不同的折扣率计算,不同地段、不同房源的折扣率大不相同,是一项非常难以计算的工作。
另一个估算是人均寿命,需要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与商业寿险不同的是,商业寿险在个人尚未进入老年时,由不同的财富拥有量主动选择不同的保障比例,健康险对于年龄、健康状况有严格的评估,以房产进行倒按揭,需要对每位老人不同的健康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而不是以人均寿命做为期望值,导致评估情况十分复杂。
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老人预期寿命延长、养老成本大幅上升,意味着进行倒按揭的金融机构成本上升;如果老人只有一套自住房,意味着从法律权力上,金融机构无权在约定的倒按揭时限收回房产,加之老人的子女继续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倒按揭适用的范围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