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称,摩天大楼指数不是可靠的工具,一战后的经济大衰退、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经济萧条都没有任何摩天大楼的建成,摩天大楼只与一定经济周期性模型关联。更多的专家开始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模型,他们指出,在通常情况下,资源的价值是可估的,大楼建成后的运营也是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的。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理性的市场价格让步于不理性买家的行为,于是世界最高楼通常就在大繁荣的末期出现,这个阶段通常出现投机热,影响到开发商和借贷方,但是这个现象还不足以成为 “指数”。
另外一个相关的概念是“摩天大楼指数”,这一理论的例证就是“迪拜塔”完成后,迪拜“倒债危机”随即传出,迪拜政府的信贷违约掉期合约价随即大幅飙升。
不过,2011年美国经济学家巴尔、米扎赫和穆迪拉对中国、美国、加拿大的房地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称,摩天大楼的高度与商业周期其实呈现正相关性,极致的高度是由高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但高度并不是衰退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