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国香港、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我们发现征收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各国主要把房产税作为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而非调节房价的手段。
国际经验对比:
香港地区多次用差饷减免和调整物业税税率来平滑房地产市场,但效果有限。香港的房地产税分为差饷、地租和物业税,都是针对物业租金征收的。整体而言,香港房产税具有宽税基、低税率的特征。虽然香港多次使用差饷减免或物业税税率调整来影响房地产市场,但因税负本身不高,其影响效果也有限。
韩国曾用综合房地产税来打击囤地囤房,短期有一定效果,但对房地产长期趋势影响较弱。韩国的房产税分为地方政府征收的土地和住宅物业税,以及归属于中央政府的综合房地产税。物业税实行累进税率,税率较低。综合房产税针对价值较高的土地和住宅物业等,2005年引入,用来打击投资性房地产。短期产生一定效果,但对房地产长期趋势没有太大影响。
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废除物业税、征收人头税,一定程度导致人们预期房价上涨;但整体影响有限,房地产市场变动更多受其他经济因素影响。英国的房产税分为住宅房产税和营业房屋税两种。上世纪90年代初期,撒切尔夫人改革时,曾短暂废除对住宅的房产税,而用人头税代替。这一定程度导致了房价上涨预期,但整体影响有限。英国房地产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衰退更多是伴随实体经济走弱而发生的。
美国和日本物业税都主要作为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很少被用作房地产调控手段。
“限购”、“限价”、“限贷”……近几年来,政府高层一连串的楼市调控政策和措施,给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投资热带来一剂“退烧药”。然而,在国内投资渠道日趋狭窄、人民币升值以及海外地产价格触底反弹的背景下,很多中国人将目光投向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房地产市场。
来自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中国来美国购买住房的人数或金额就超越墨西哥和英国,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美国房地产买家。此前,搜房国际近期发布的《2012中国购房者海外购房趋势报告》显示,美国已成为中国人海外购房的首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