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成功摆脱鬼城的地区可以作为太原的参考。
一度被外媒称做鬼城的郑州郑东新区,2003年1月开始建设,迄今完成15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平方米的房屋开发面积,280余公里的路网,160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7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进驻5000余家企业,新区有约80万人口,商业、医疗、配套设备齐全。曾经的鬼城,现在成为郑州人趋之若鹜的新商圈,新区政府楼周边写字楼的售价与租金,都处于郑州的高位,新区的土地价格十年翻数倍。
南京为了青奥会建立奥林匹克中心,得益于商业、地铁等设施,房价窜升。南京的情况与广州非常相似,为了开个运动盛会开发一片土地,广州的小蛮腰附近已经成为新地标,成为广州房价这两年脱离“海平面”的主要推力。
上述成功案例有共同特点,即摆脱鬼城的城市是本地区的核心城市,对本地区人士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规划强有力,商业、交通配套齐全,常住人口增加迅速,大量企业进驻。
从日本、法国等轨道交通发达的国家可以看出,轨道交通配置越全,对于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越有利。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郑州,武汉等地,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近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1+8”城市圈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以武汉为圆心,涵盖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组成半小时城市经济圈。这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毫无疑问,武汉是最大的受益者,城市圈中的富裕群体与创业群体因为便捷到武汉创业、工作、购物,这从常住人口与存款等数据就可以看出核心城市黑洞般的吸附能力。
围绕在郑州、武汉周边的中小城市就不那么幸运了,虽然他们有建设一流城市的胃口,却只有二三流的消化能力。这些城市首先要经过人口流失期,等到郑州、武汉建设大致落定,才能迎来倒流的人口与资金。
我国行政区划与政绩考核是城市群建设资金浪费的渊薮,核心城市周边的小城市,为了做大,不断提高投资打造新区,当地的土地却数年不升值,成为悲催的寄生城市,鄂尔多斯模式殷鉴不远,未来在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中,会有更多的鄂尔多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