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国资委发退房令三年 以房地产为主业央企不减反增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3.04.09 来源:每经网

导语: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对地产业务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只保留16家央企从事房地产业务,但一年后,获批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又增加了5家。
标签:   退房令  央企
  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对地产业务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只保留16家央企从事房地产业务,但一年后,获批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又增加了5家。
  
  三年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退房令的执行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而真正退出者也寥寥无几,相反“国”字头的房地产企业甚至逐渐稳固了其行业巨头的地位。“国资委并没有给出78户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的时间表以及具体进展。核心问题是,退出与否,从政策层面来说并无强制性的要求。”一位大型央企的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退房令’只能说是当时国资委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出台的一个指令,不能算做是规定,从目前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并没有制定配套的奖惩措施,所以现在面临的现实是,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很多企业还是没有(完全)退出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
  
  尴尬的“退房令”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这道“退房令”更像是来自国资委对于央企公众形象的一次救赎。
  
  “当时中央企业参与土地竞拍,拿到了很多地王地块,正因如此,大家也提出质疑,如此高价格的拿地是否再一次推高了房价,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何在?
  
  在公众对央企有这样看法的压力下,国资委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能算是规定,更像是指令。”上述国资委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时隔三年,这个老问题又摆在了国资委新一届领导的面前。现任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曾经领导的中石油也是应该退房的央企之一,但目前来看除了大量土地储备之外,中石油还存续了大量酒店等非主业资产。蒋洁敏是否会加快央企“退房”,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针对这一年来央企退地的情况进行了通报,他表示,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业务的进展比较顺利,2010年已有14家中央企业退出,估计2011年将有20多家企业完全退出房地产业。
  
  但据公开报道称,除了21家被允许继续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外,只有不到20家央企通过剥离或者转让方式,完成了从房地产市场的退出。
  
  “当时是说78家房地产业务属于副业的要逐步退出,但究竟是选择继续还是放弃这一副业,则还是企业层面的事情。”该分析人士向记者直言,当时的原则是,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定,如果副业对主业的推动力有限,则可以选择放弃,但如果对主业有积极的影响,或将来可能成为主业,则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退房令”推出执行后的一年,国资委再次扩增了房地产央企的阵容,将鲁能[简介最新动态]集团、中航工业、新兴集团、神华集团、中煤集团5家央企的房地产业务视作主业管理。
  
  “退房令”无强制性要求
  
  这一次扩容更是让一部分央企看到了曙光,抑或是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恒天集团算是很典型的一个案例,房地产业务从非主业到主业,让其成为了似乎“最不该退房”的央企。
  
  一位接近恒天集团的内部人士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国资委答应过大约两年后会向其发放房地产开发“牌照”。而此时的恒天,地产业务已经成为主营业务之一,再言退出已经不可能了。
  
  就在国资委将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央企由16家扩增到21家仅过去半个月后,恒天地产业务再添大单,北京市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签署了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占地14.6平方公里的“国家时尚创意中心”项目,“项目由恒天来做,值得玩味。”该人士表示。
  
  虽然在记者的采访中,恒天集团相关人士只表示这属于文化产业,但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商业地产同样属于地产开发,该项目不仅有土地一级整理,也包括项目开发、物业自持经营等。
  
  央企“不退反进”背后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单从企业层面来讲,在手中有“余粮”的情况下,要说退出似乎很难。
  
  “很多央企因为历史遗留原因,手中都握有很多土地,而这些土地绝大部分都位于目前城市的核心区域,价值也自然翻了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将这些优质资源拱手相让,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去做。”一位央企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同样告诉记者,央企“退房难”的背后还需看到的一个现实是——接盘不易。“很多企业专业化要求较高,譬如汽车、钢铁行业等,在后续的厂房拆迁改造等一系列的进程中,同样需要专业化较高的工作,很多企业难以接手展开,骨头太难啃。”宋延庆也道出央企“退房”难的又一原因。
  
  若从整个制度设定来看,央企的“不退出”似乎并不难以理解。
  
  “国资委并没有给出78户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的时间表以及具体进展。核心问题是,退出与否,从政策层面来说并无强制性的要求。”一位大型央企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国资委虽然是代表国家来监督管理国有资产,但如果从行政级别来说,很多央企反而要高于国资委,这也是禁令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地方政府为吸引央企投资,给予大量优惠政策,那些主营业务不是房地产的央企,在向地方投资实体产业项目时,也往往提出了房地产开发的要求。地方为了项目的需要,也被迫给予了相应的开发用地。“谁都不愿将这丰厚的优惠拱手相让,只能说在优惠政策享受完后,再退出房地产市场。”上述分析人士直言。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