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楼市头条 > 正文

京沪或推5年内家庭惟一住房分级征税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3.03.27 来源:华商晨报 作者: 于涛

导语:随着广东省政府“新国五条”细则的发布,国务院办公厅“新国五条”细则出台近一个月后,多个城市楼市调控大幕正式拉起。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多地可能从本周起陆续发布调控细则。在省级政府发布细则之后,不排除省内重点城市“祭出”更严厉细则的可能。
标签:   北京  上海  税收

  ■本地调查

  买学区房理想价位

  7500元~8000元/m2

  3月份是开学季,又有众多家长为孩子的学校绞尽脑汁。根据年初沈阳百姓购房需求大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成的购房者会把学区作为购房的首要考察条件。

  目前沈阳市的预购房客群中,房屋价格和房屋质量仍然是大家重点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有近二成五的客户对于学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学区极为重视的购房客群40%都选择了皇姑区,其次是沈河区、和平区。

  43%的购房人群认为,学区房相比其他普通住房价格高500~1000元是可以接受的,28%的人则觉得价格高500元以下可以接受。按照去年皇姑区整体均价7000元/平方米的价格计算,购房客户对于学区房单价的理想范围在7500元~8000元/平方米左右。

  ■专家观点

  易宪容:应参考香港调控手段

  广东、哈尔滨等国内多地国五条细则被披露之后,市场对其调控力度众说不一。记者就此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先生。 

  记者:您觉得刚出来的这些细则,对楼市能够起到调控作用吗?为什么?

  易宪容:我觉得没什么作用,首先这些细则里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都是过去调控内容的延续,比如说20%个人所得税这个,是过去就有的,这次又强调了一下。现在还有人争论广东省的那个“房价上涨过快地区征20%个税”中如何界定“房价上涨过快”,其实没多大意义,因为即便全部都征,也不过是过去政策的延续。至于限购、限贷等等,也都是过去的内容。  

  记者:您认为楼市调控该如何入手?

  易宪容:我建议可以参考一下香港调控楼市的手段。香港的房价从2009年至2012年上涨了110%,香港的地方政府在去年10月份出了强力的调控措施,买房半年内转手须征收成交价20%的额外印花税,非香港永久居民及公司买家须再征收15%的额外印花税,也就是说如果在香港投机炒楼,税费成本比过去提高了一倍。香港楼市的成交量立刻就下来了,一度成交量下跌了四成。今年2月份,香港财政司司长又突然推出6项调控楼市措施,把商业地产也纳入调控范围,这种打击投机炒房的调控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记者:您近期一直看淡楼市,现在是否依然坚持这种观点?

  易宪容:我的观点不变,现在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把楼市稳定住,否则对整个宏观经济将构成风险。

  吕随启:地方细则所留余地过大

  截至昨晚,只有广东省正式出台了国五条细则,其内容引发争议,记者就此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吕随启。

  记者:您认为广东版本的调控力度是比预期中的严厉还是宽松?

  吕随启:我觉得是比预期的宽松,因为这是地方版细则,但如果仔细看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比如对房价的调控目标并没有明确,对税费的执行没有明确。所以说这个细则如果落到下一级的地方政府中,执行起来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当然,可能广东省会做一些窗口指导,但单就这个细则而言很难起到明确的作用。因为地方政府需要经济增长的业绩,如果真把楼市调控到低迷状态,经济增长又面临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正确面对这个回旋余地。

  记者:那么您认为,如果要贯彻楼市调控的大方向,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措施?

  吕随启:这个在目前环境下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措施。

  记者:有经济学家提出,应该参照香港的调控手段,对房地产交易环节课以重税。

  吕随启:这种办法在有限的区域内施行或许有效,但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参考,只能说是杀伤性太大了,恐会伤害普通购房者的利益,是违背保民生的宗旨的。

  记者:您认为后市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如何?

  吕随启:如果没有更新更严厉的措施,楼市或许还会延续今年年初的趋势。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