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旭:因为我们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这其中就包括两亿左右的外来农民工,他们的买房能力是偏低的,如果大城市的房价比较高,会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难以在大城市长期生活、工作,甚至说是扎根。
楼市升温,房地产调控政策也成为各地两会的讨论重点。北京市两会确定今年的楼市调控目标中特别提到,对于价格上涨过快项目或区域,将联合税务部门完善差别化税收政策,增加交易成本。
要让房地产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明确城镇商品房的基本属性;其次要把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调节到全社会资本平均利润率水平;另外要鼓励国企开发公租房、保障房以及适时开征房产税。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就对开征房产税抱有非常肯定的态度。当前,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缓解百姓购房压力,考验的是各级政府的“大智慧”。
有人乐观地认为,城镇化将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持续的发展和繁荣,但是也有人担心,加快城镇化进程会让房地产持续的高温更加难以消退。
在王石看来,推动城镇化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但不可能再促使一个房地产投资的高潮到来。他认为,城镇化意味着城市之间资源的合理再分配,不会再带来新的房地产投资热。城镇化不仅仅意味着对房地产的投入,更是一种综合性的面向包括医院、学校、图书馆、体育设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更加均衡、合理的投入,通过这个过程,实现面向未来、环境友好的居住环境。
国内曾有学者说,希望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步消化居高不下的房价。不过,眼下,泡沫下的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一般居民的收入水平,能否通过居民收入提高成功消化楼市泡沫,谁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关联几十个行业,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和措施,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将陷入发展的瓶颈期。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房地产仍然是朝阳产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理性健康发展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