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
“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只是昙花一现”
南都:那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呢?
施永青:目前资金开始流入一线城市,毕竟一线城市还是吸收能力比较强,除了拥有高素质人才外,一线城市机会也多。前两年,因一线城市限购,逼着他们到二三线城市发展。所以未来我看好大城市的发展,二三线城市会有所调整。因为整体经济环境、国际环境在改善,所以总趋势我是看好的,只是大城市比中小型城市好的快,应该在政府出手之前把握机会。
目前,二三线城市供应太多,空置率高,如果再加大建设势必造成浪费,人口增长速度追不上房地产市场建设速度,东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东莞的情况是经济增长放慢,东莞今年的增长只是3.5%,比全国7.5%低很多,有一些大城市是三位数,有一些是8%-9%。
南都:东莞做实业更难了,对于房地产来说未来会受到资金转移的刺激上行,还是缺乏支撑力?
施永青:在整体经济在发展受到压力时,单靠房地产的发展是不足的。没有经济发展,光靠房地产是不行的,房地产单独发展只是昙花一现。想要做好地方经济,先要发展实体经济,消费力增加,才有改善生活的能力。如果把原来积累下来的钱都消耗掉,那以后就更困难,房价最终还是会掉下来。也要看政府对于物权的保障是否足够。对于个人来讲,如果在某个地方有一处不动产,那么他就会与这个地方同呼吸共命运。
南都:前几年东莞本土的房企还是市场的主流,但自从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万达[简介 最新动态]等全国型房企进入东莞后,排名前十房企中可能本土房企只有两三家了,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施永青: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万科等外来开发商属于全国型的公司,他们在营运模式、项目设计、产品素质等方面都比本土房企优势多。本地企业做出好产品才能与他们抗衡。如果继续局限于本地,是没有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要想与大公司竞争,做好产品是第一位的。
局势
“钱没处走,不炒房也会炒大蒜”
南都:你觉得房地产这样发展下去健康吗?
施永青:对于房地产来说,过去一段时间的增长,中国人的住房有了非常可观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认可房地产,引来了房地产的投资热,社会上流到房地产的资金太多,实体经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没有人做实业,那么中国经济就会出问题。
南都:目前面临的难题是什么?
施永青:中国经济应还有机会高速发展的,西方有人说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我认为不会,应该只是调整。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发展的,这需要政策跟民间力量的配合。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就是无为而治,如果中央做少一点,民间做多一点,这样民间的才能就可以发挥出来,今后还是要继续推广这个重要经验。应该也允许民间企业加入进来,增加竞争的机会,这样才会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也是一个问题,目前产能过剩,资金积累太多,投不进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钱没处走,就只好炒房炒股甚至炒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