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趋稳”呼声
房价趋稳之际,不少业界人士呼吁调控政策也应“趋稳”。
“调控政策频繁出台会增加市场的不稳定性。”原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在与聂梅生的同一场合称,房价上涨或下跌是市场供求关系导致的。长期政策应立足于“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房价基本合理,始终控制投资性购房的进入”。
回顾过往的调控,聂梅生将其形容为“10年10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认为,这种较为频繁的政策变动会使居民对住房消费这一长期行为失去稳定预期,很难对自己的财产和收入做一个稳定的、长期的规划。
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周安桥称,该公司的应对之道是,在低潮时买地,高潮时卖楼。但实际上恐怕没那么容易,因为不知道低潮低多久,也不知道高潮有多长。
谢家瑾称,中长期来看,供不应求随时可能出现房价报复性反弹,要想在限购政策退出之后避免房价反弹,必须要增加供给。当务之急是增加用地供应,督促各地开工,加快城市配套,提高容积率、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增加供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对人民日报称,有关部门将督促各地切实提高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完成率,加大普通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应。指导各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加快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建设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