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为何有人对公租房“望而却步”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2.06.15 来源:钢联资讯

导语:公租房之所以遇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租金过高,与市场价相比缺乏优势;二是往往处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的区域;三是资质门槛高,一些人想租却没有资格。公租房如何才能由冷转热,亟待管理者厘清其属性,并转换开发思路与调整相关政策。
标签:   公租房  租房

  公租房之所以遇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租金过高,与市场价相比缺乏优势;二是往往处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的区域;三是资质门槛高,一些人想租却没有资格。公租房如何才能由冷转热,亟待管理者厘清其属性,并转换开发思路与调整相关政策。

  6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其中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条件、运营监管、退出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

  自从2010年公租房正式成为保障房的“新品种”之后,各地开始加速公租房建设。不过,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一些地方首批公租房建成上市配租时,出现了“热建不热租”、“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据了解,上海首批两个市统筹公租房项目申请日期一再延长,至3月10日首轮申请截止,各区受理公租房申请总量仅约2000户,相对5100套供应房源而言,申请率不足四成,而5月的实际签约率更低。

  5月4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在参加“2012上海民生访谈”时表示,公租房配租情况“比我们预期要差一点”。

  不仅是上海,武汉、郑州等地在开始推出公租房的时候也遇到“尴尬”。据媒体报道,武汉市去年在洪山区推出首批899套公租房,只有317户符合资格的家庭提出申请,到今年3月入住率还不到三成,5月底还剩将近一半房源在等待申请。郑州去年年底面向社会公开配租1353套公租房,但是3个月后申请公租房人数还不到公租房总数的一半。

  “公租房处于闲置状态,不仅造成巨大的公共资源浪费,也使公租房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都受到怀疑。如果这种现象不尽快得到改变,不仅将严重影响公租房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与地位,甚至住房保障全局的战略思路都会受到质疑。”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国务院多次强调,保障性住房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特别是人口净流入量大的大中城市,要较大幅度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比重。据住建部通报,2011年全国新开工建设227万套公租房。

  一直以来,申请门槛、租金以及地段,都是人们讨论公租房时的热点话题。有媒体分析,门槛太严、租金过高以及地段不佳是公租房在当下“遇冷”的直接原因。

  那么,究竟该如何破解公租房推行初期的“遇冷”问题,让公租房“热建”也能“热销”,“叫好”更能“叫座”,真正惠及更多有住房困难的城市“夹心层”群体,同时也能给外来务工者和新就业年轻人增添一份留在异乡城市“打拼”的希望呢?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1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 2283391836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