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麻栗坡民族中学面积千余亩,可容纳100多个班6000余人;校内小桥流水
学生全部零门槛准入,学费住宿费全免。他们“在这里学习很有幸福感”
学校提出,要让家庭困难或者上不起学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一亿,却出资3亿元打造了堪称“大学城”的麻栗坡民族中学,如此大手笔并不多见。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资金建造一所中学?3亿资金从何而来?硬件“硬”了,软件跟得上吗?近日,记者来到该校采访。“贫困县办教育才是出路”,校长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环境一流 青山环绕 清潭可见 清新怡人
2012年4月27日,麻栗坡民族中学。清晨的阳光在这座边境小城显得热烈而清新,位于县城南部新建的麻栗坡民族中学(下称新民中)四面青山环绕,此时书声朗朗。乳白色的大理石门柱很气派,敞开式的大门足有6米多宽,让人觉得来到了一所大学。
在副校长高仁斌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学校。宽敞的大道两旁是乳黄和乳白色相间的学生宿舍,共有6幢,可容纳5000余名住校生。往前走,道路两旁是同一色泽相间的教学楼,形式为四合院,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在内共5层12幢,另一幢为实验楼。教学楼的设计非常独特,一楼空间完全开放,几十根立柱将二层以上的建筑完全撑起。迎面为一幢图书馆,颇具古典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