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让你在这座城市里没有安全感?
毋庸置疑,房价、物价,这两项是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占到了90%以上。调查结果显示,57.14%的被访者认为房价太高,37.36%的被访者认为生活费用太高,认为交通费用太高的仅有4.40%,另还有其他因素的占到了1.10%。
然而面对高房价,很多打工仔也只能望楼兴叹。单身白领乔小姐更是坦言:“房子能给我安全感,为了买房,这三年来我几乎不买名牌。”
月收入超八千才有安全感
那么,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每月收入多少会有安全感?
从调查结果看,15.38%的被访者认为月薪过万才有安全感;53.85%的被访者认为月收入在8000-10000元就是“安全区间”;还有23.81%的被访者认为这个区间是5000-8000元;仅有6.96%的被访者认为工资收入在3000-5000元就能安全。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中,许多受访的白领告诉导报记者,月收入达到8000-10000元,的确能让自己过得比较滋润;但他们同时也认为,“滋润”的前提是家人不要突然生病,或者工作上发生大的变动。一旦遭遇重大变故,“滋润”就难以为继。
市民样本
月收入6000 年终只能剩一万
家在漳州的郭真,已经在厦门一家国企工作六年,从刚开始月入2000多元的“月光”到现在每月6000多元的收入,小郭的成长让很多同龄人艳羡不已。
但即便如此,她仍觉得自己不算是中等收入者、没有安全感,因为一年下来,她最多只能攒个万把块。
郭真的税前收入将近7000元,扣掉三金和个税后,每月能拿到手的有6000多元。为了结婚生孩子,她和老公两年前买了一套80万元的两居室,每月房贷2800元。孩子出生后,奶粉钱、尿片钱,一个月下来,孩子身上少说得花1000元。
除了这些大项的支出项目外,日常生活花费也不小。买菜、买肉等分支出每月将近1000元,再加上每个月电费60多元、水费40多元、煤气费100元、物业费80元,共计支出5100元,剩在银行卡里的也就千余元。
“这样的收入你说怎么会有安全感?”小郭说,虽然每年年终单位能发将近2万元的年终奖,但是双方父母每人2000元的赡养费,单位同事结婚、朋友孩子过满月,怎么还不得花个一两千,再给自己和老公添置点新衣服、新手机什么的,一年下来能攒一万元就很好了。
不过,小郭也说,相比较一些同龄人来说,自己不用租房子,不用把买房当做奢望,算是比较幸运的,但这也说明中等收入者非常脆弱,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较少,生活负担压力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