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两会期间,“实体经济”这个词语频频出现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中。其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中,当代表谈到实体经济呼吁金融政策扶持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当场表示:“打井!让暗流涌动的民间资本这股地下水,浇灌实体经济这块田。”
与此呼应的是我国房地产业正在经历的“去泡沫化”过程。近日,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微博)预测,由于中央调低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再加之继续执行从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预计2012年全国房地产和商业地产投资增速将会有所放缓。
政策引导资金流向 实体经济井喷可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宏观政策的“大棒”频频打在房地产身上时,会加速房地产资金的流出,而这部分资金会优先流入政府扶持和引导的实体经济中。
“可以预见,今后无论是金融政策还是产业政策,都会偏向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国家对外贸易将会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这三个支柱来开展,这意味着:坚持实体经济的企业会迎来稳定的政策期,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利好的时期。”招商客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客”)的营销专家如此分析。
政策利好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似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
早在2012年1月份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也是如此高级别的金融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的口号。
随后在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参加浙江团讨论时,更是支招具体操作路径: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工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注重产品质量,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
王强(化名)是广州某皮革有限公司的高管,该公司生产的男鞋曾经大部分出口到美国市场。但是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和融资渠道减少的掣肘,他发觉业务越来越难做,不但订单节节下滑,而且也赚不到多少钱。
王强的遭遇并非个案。湖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湖北省累计备案登记的外贸企业达10024家,除去已确定在工商部门办理注销、吊销手续或破产、停业的企业360家,2011年“开口不出口”(即公司正常经营,但却没有出口业务)的企业达6819家,占整个备案登记企业的70%。
纵观整个宏观环境,2月份中国月度贸易逆差达到315亿美元,为近十年来最大贸易逆差,低附加值订单流出趋势增强。
“残酷的外部环境考验着广大中小微出口企业,大量企业开口不出口,除部分企业对开拓国际市场认识不够、缺乏外贸专业人才、出口退税时限较长等因素外,还存在着部分外贸企业面临资金不足、融资难问题。”上述招商客的营销专家对记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