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出收入分配难题
眼下,业界对于房价收入比的价值仍存疑问。
住建部有关专家的看法是,3-6倍的说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在进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个世界银行认为“比较理想”的比例,“哪知道这个比例对中国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房价收入比描述居民对住房价格的可承受性,并非主观判断性指标。如果把房价收入比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住房价格是否过高的指标,并据此来人为地假设一个‘合理’区间,未必十分科学。”上述专家并不否认,改善房价收入比是住房政策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位国企开发商提出,房价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现实,两极分化大。不只是房地产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也称,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太高,是低估了居民收入。“不少人的灰色收入、财产性收入并未在统计之列,即使是普通家庭的收入统计也有漏洞,房产、股票等财产性收入没有统计进去,而这恰恰是过去十年城市普通家庭最大的一块财富增值。”
克而瑞分析师杨晨青则强调,房价过高的原因,还是在于商品房供应少,土地量放得少。“我认为中国楼市大多地方都是没有泡沫的,就是十大重点城市中外围以及周边的卫星城存在泡沫。”
“政策稳市场才能稳”
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降价似乎是条“捷径”。
但一位国企开发商给早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建安成本加上配套费用就要30%,土地成本30%,剩下的毛利润率大部分都要交税。
上述开发商介绍,他们公司有一个体量很大的项目,土地是10多年前买的,楼板价很低,但即使是这样,他们的毛利润率不会超过30%,“因为利润的60%都交各种税费。”
一位港资开发商直言,关于过去十年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尚待梳理,“以往的政策不是催生房价上涨,就是强迫房价下跌。政府并没有一个长久性的规划政策,政策总是变。”
“让住房制度和相关政策逐步稳定下来,政策稳定了,市场也更容易稳定。”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周岚对人民日报说,房价不再暴涨暴跌的时候,购房者的心态和预期也才能稳定,这样的楼市才是健康的。
日本野村控股株式会社常任顾问氏家纯一给出了更为谨慎的忠告。
17日财新网援引氏家纯一的话说,过去几个月,中国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下降趋势,政府也开始对货币政策进行为微调,但日本的经验是,有时候人们会产生泡沫减退的错觉。
一位上市房企高管也认为调控仍有必要,但不一定要坚持限购,可以用房产税来调节。
对于房价合理回归的时间表,上述高管的预测是“要5年以后”,“今年的市场比去年好多了,但开发商还是要尽快出货。下半年考虑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