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其中提出了鼓励保障性住房建设绿色建筑和城市综合体的意见。
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据了解,今年仅福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项目将达151个10.69万套,总建设面积达972.57万㎡,9月底前将全部开工。然而除却速度之外,保障房面临诸多问题,其中配套问题更随着保障房的陆续投入使用,显得迫在眉睫。
聚焦:《意见稿》鼓励建设城市综合体
据记者了解,此次的《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保障性住房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要求,保障居住者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而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址应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和生活的要求,宜安排在交通较便捷、生活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区域。
在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中,鼓励在主干道通达、公交便捷的城市新区、城乡接合部建设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
此外,《意见稿》中还提出了规划人口5000人以上应设公交站点,要求综合配套建设应根据“规划先行、配套同步”的原则,将市政公建配套作为规划优先考虑的重点。
那么,《意见稿》鼓励建设城市综合体,是否意味着保障房建设全速开工之外,配套缺失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福州建成或在建的保障房项目,在陆续投入使用之后,能否让居者安居乐居?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游走在城市边缘榕保障房配套堪忧
家住东山新苑的市民陈小姐向记者爆料称,“东山新苑房子本身不错,但交通不便利,周围没有店面和商业,生活在里面的人就好像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一样。虽然听说政府有配套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体育运动场地等,但目前这些配套尚未建成。我所在小区附近一个超市都没有,现在最基础的生活必需品都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购买,太不方便了,应该引进一些小型商场和超市。”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保障房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并非东山新苑特有,在早些年的福湾新城、鹤林新城、火车站西园片区,以及东山苗圃、小柳景苑、东浦新苑、远东丽景等其他保障性住房新区也存在类似问题。游走在城市边缘的保障房,配套的交通、医疗、购物、教育等设施未能及时跟进。如今,尽管有些新区入住时间已久,入住的居民却依然为周边居住环境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