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18个地方政府出现相继微调的情况,接下来还有没有地方政府继续闯关?跟进闯关的力度如何,能不能与照顾中央情绪相平衡?这才是博弈的重点,并决定了楼市未来的走向。”陈啸天认为。
国泰君安报告甚至预判,地方自主政策的松动将由点到面的扩散。地方在中央允许范围内的松动欲望很大,中央没有明令叫停的政策会快速在各城市蔓延开。他们认为,地方性政策松动将从二三线城市开始蔓延,随后,一线城市再放松面临的舆论压力将大为减小。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市场再降价的动力已就此为止。尽管在地方政府频发“微调”信号的同时,中央层面关于调控的态度并未出现实质性松口。但全国楼市成交量开始回暖,市场疑虑打消,没有必要以大范围的降价来缓解市场的僵局。但粟日认为,开发商仍须坚持降价走量,尽最大努力回笼资金,看到成交短时回升就逆市涨价是极不明智的行为。二手房业主坐地涨价,就会无限延长成交时间。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表示,从佛山到芜湖,再到上海,地方政府的微调试探接连夭折,再次印证了今年中央将坚定执行楼市调控的决心和信心。目前各主要城市楼市库存量已接近历史新高,购房需求的逐步释放,很难颠覆供大于求的格局。房价将保持稳中有降的格局。
上海五合国际总经理邹毅(微博)称,楼市小阳春在意料之中。“春季再不成交跑量,开发商资金链已无法支撑,政府地方财政也会暴露更大风险。成交量回升会持续一段时间,量升价平或者量升价跌是趋势。但仅是反弹,不是市场反转。”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认为,近期楼市出现的成交回暖恐怕只是昙花一现。“今年如果限购、限贷等调控核心政策不松绑,购房需求得不到增加,就意味着楼市仍将供大于求,不仅销量难以提升,房价也仍会回落。”
秦力洪坚持认为,价格回归是走量的基础。“去年没有降价的楼盘仍然要补降才能换得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