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融资兴起
在没有银行这棵大树的遮蔽,房地产业的资金危机逐步显露出来,其中绿城的境况最能说明问题。
“其实绿城当初的困难并没有这么大,如果不是银监会彻查其房地产信托业务,导致银行停止对其发放贷款,绿城不会走到变卖项目的境地。”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表示。
在银行大规模削减贷款的背景下,信托融资成为开发商的救命稻草。“好多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全是直接飞到我们公司,每天跟着我们的员工一起上下班,希望信托早点发出来。” 建银精瑞董事长李晓东向记者表示。
据中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新增房地产信托估计为5000亿元,占到存量信托的70%。由于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期限多在1.5年到3年之间,尤以2年期限的产品居多,所以2012年到期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兑付规模较大,达到1172亿元,其中今年3月、6月、7月和8月为兑付高峰。
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偿付能力,业内还是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主要是由于信托产品分散在各个项目公司上,对于房企的总体冲击并不大。
同时,出让股权变卖项目也成为了房企渡危机的一种手段。在去年出让了上海外滩地王、无锡地王等一批项目,绿城近日又表示将继续出让总价约为60亿元的项目来化解自身危机。
据北京中原地产统计几大产权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今年1月新增挂拍的房地产股权近10宗,合计市值近20亿元,而目前累计挂拍可售的项目产权及股权也创造了最近的新高,其中仅北京产权交易所及上海产权交易所可售的产权股权宗数就达到了32宗,市值超过了50亿元。
2011年交易市场共出现近500宗房地产行业股权及资产交易(不包含关联交易),涉及金额超过1500亿元。并购案例激增与房企资金链紧张不无相关,不少中小房企在产权市场转让股权、债权,抛售房产、在建项目等实物资产实属不得已的“断腕”求生。非房地产主业企业剥离房地产业务加速推进了房企并购浪潮,几乎支撑起此轮房企并购潮的半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