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依赖信托断臂求生 直接融资成房企救命稻草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2.02.02 来源:北京商报

  日前,央行发布的《2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表明,对房地产的贷款政策严重偏向保障性住房的开发,而在商品房市场大量削减,这也是导致房企不得不通过降价或其他融资手段来回笼资金的一个主要因素。

  从长期来看,银行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支持高杠杆的房地产投资,对房地产尤其是普通住宅的去投资化将成为一种趋势,也就是说针对2套或3套住宅的限贷可能会是一种长期政策。

  在贷款骤减的同时,房地产行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将会不断增加,信托、股权基金将会在今年找到较大的发展空间。

  银行撤梯子 

  在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扶植产业的一个调节器,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的调控房地产的政策下,曾经在银行眼中香饽饽的房地产逐步被孤立。

  “泡沫太大,尽管银行做了各种压力测试,但是一旦房地产业出现危机,将会出现不可挽救的损失。”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从提高首付到缩减开发贷,从资金监管到支持保障房建设,近两年来银行从房地产商品开发领域撤资的脉络逐步清晰。

  央行公布的数据统计,2011年全年房地产累计新增贷款共1.26万亿元,较前一年下降38%,占新增贷款总额的比例为16.9%,较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其中,2011年末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3499亿元,全年累计增加1751亿元,占同期房产开发贷款增量的50.1%,比年初水平提高31.7个百分点。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2011年银行对房地产领域新增贷款规模出现明显下降,而保障房建设的主体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于有土地收益和地方税收作为隐形担保,是银行眼中的优质客户,银行更乐意将贷款投放在保障房建设上。

  这一情况在北京市场表现得更为清晰。截至2011年12月末,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比年初增加189.7亿元,新增额占全部住房开发贷款新增额的82.6%。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550.5亿元,比年初增加73.6亿元。其中,用于购买新房的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减少7.7亿元,用于购买二手房的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81.2亿元。

  “杠杆率达到历史最低,代表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压力骤升。”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虽然去年底存款准备金率首次下调,增加了4000亿元的市场流动性,但是对房地产市场来说,资金压力依然比较大。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1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