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联网后,在40个城市当中,可以根据一个家庭持有住房的套数,制定更加科学化、精准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包括契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也即差异化的贷款利率、首付比例以及税率。比如,当前国家正在总结房产税试点经验,未来可能不是按一个家庭在一个城市持有的住宅面积和套数征税,而是在40个城市(未来是全国)持有的房屋情况,实行不同的税率。
其次,限购政策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当前,限购政策是调控房价的最重要手段,46个城市正在实行,但毕竟是一种行政干预手段,如果信贷和税收政策能够进一步提高精准性,尤其是随着房产税试点城市的增加,部分城市将会放松或取消限购。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根据一个家庭在40个城市中拥有房屋的情况,制定统一限购标准,比如三套或四套以上,限制购房。
再次,保障房准入审核严格化。我国保障房建设已进入高潮期,但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性还有待加强,很多城市仍然存在不符合标准的群体偷食抢占现象。未来,在40个城市之内,可能会审查持有住房的情况,如果在本地无房,却在外地有几套房,则将被排除在保障房之外。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关的房地产政策调整与制度建设也不会突变。今年40个城市信息联网后,年内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房地产政策调整,很难断言。政策调整关键还要看楼市变化,尤其是房价调整情况。按当前市场和房价运行情况,笔者不认为年内政策会进一步加码,反倒有可能利用40个城市信息系统,加大支持自住需求的力度。
(作者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