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
价格调整之下
是否有漏可捡?
如果我们把买到价格低于成本的房子定义为捡漏,那么在2012年存在捡漏的机会,但是机会有限。因为价格低于成本出售的项目通常是大企业的众多项目中的少部分,开发企业降价丢车保帅,通过牺牲个别项目确保整个企业的资金周转。
因此这种情况不适用于项目较少的中小开发企业,如果只开发个别项目中小开发企业号称赔本甩卖,不是自杀就是做局——毕竟割掉一根手指头和割掉脑袋的代价是不一样的。在淡市中,中小企业如果低价出货既要应付置业者价格看跌预期,又零散销售的效率问题,难以及时回款。所以淡市行情下,一方面因为交易双方信息相对对称更容易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一次性交易效率更高,项目的整体转让往往成为中小开发企业出货的主要形式。
所以置业者的在淡市中捡漏属于可遇不可求。
四问:
价格下调背景下
如何控制风险?
买房如投资,高点买入自然有买赔了的风险,那么逢低吸入是否就稳赚不赔呢?事实上在房地产遭遇低潮的时候,一味谋求抄底的求利心态最容易招致损失。如前所述,淡市之下,大企业丢车保帅的机会不多。但是中小开发企业因为市场困难,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小,预计2012年各地小开发企业跑路的消息就会陆续爆出。如果有置业者一味追求价格最低,极有可能陷入由少数经营困顿的开发企业所设置的“馅饼”。
因此,淡市之下,逢低吸入不是错,重要的是要对开发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对项目本身有全面的把握,最重要的是价格水平要公允而不是显著低于市场同类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