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调控声声不息 港资房企砸200亿抄底内地楼市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12.13 来源:证券日报

  “截和”内地房企

  调控之初,包括万科、保利在内的多家龙头房企均纷纷表示要转型商业地产,并宣称商业项目将占比集团整体资产的10%乃至以上。

  时至如今,一众房企之中,只有龙湖的商业项目显得较为“给力”,其重庆公司累计销售金额日前突破百亿。其中,其商业综合体项目“时代天街”项目销售更是刷新重庆楼市单项目成交记录。

  “商业项目需要较长的培养期,一旦成熟之后,就会为集团贡献稳定的现金流”,12月12日,龙湖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据其介绍,以公司旗下最早的商业项目重庆北城天街项目为例,期初投入2亿元,如今每年带来的租金收入在2亿左右,堪称现金“奶牛”。

  不过,上述负责人同时也表示,龙湖的优势是做“区域标杆”——也即选择城市副中心或是城市新区的交通节点,发展大型商住项目。换而言之,龙湖所打造的商业综合体,是在配有住宅项目的基础上,持有商业项目,以住养商、以商带住。

  事实上,像龙湖这种模式运营商业地产的房企,在国内颇为普遍。包括保利地产在内,甚至主打商业地产的金融街,商业和住宅项目,并存发展。

  “国内纯粹的城市运营商数目有限,仅有万达、华润等数家”,12月1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而传统住宅房企如招保万金在内宣称要转型商业地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限购所迫,经验不足且资金渠道受限。

  一份由中金出具的研报列举了不同类别城市零售物业的开发情况,其中一线城市的中心和CBD区域,大部分已被港资房企占据。事实上,除去万达之外,内地房企包括龙湖、华润和绿地等开发商们,在一线城市布局的重点多在副中心区。

  不过,在二线城市内地房企与港资运营商们,尚可在数量上平分秋色。而此时港资房企趁机抄底,布局二线城市,可谓抢占了先机。

  “我认为,港资房企此时在二线城市布局商业地产,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内地房企造成冲击”,中国房地产协会商业地产专委会常委副秘书长陈云峰表示。在其看来,内地开发商的市场敏感度较之港资房企要弱;在运营能力上,内地开发商在商业地产方面经验不足。受楼市调控政策影响,内地房企的现金流日益紧张,更使得他们在商业地产的投入和发展上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且,此时甚至直至明年,都是土地市场的低点。“如果商业地产也向住宅市场一样,被房企一拥而上的话,成本就会被迅速抬高”,陈云峰表示,港资房企显然选择抢占一个比较合适的良机。

推荐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1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