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易起波澜。
在持续寡淡的楼市下,已有资金紧张的投资客出现断供。据知情人士透露,杭州楼市断供案例,今年出现了明显增加的势头。
投资客出现断供
朱庆(化名)经商多年,另外还投资了多套房产,2010年10月他在杭州西湖区某楼盘购入一套高层公寓,面积180多平方米,总价200多万元,向银行贷款70万元,按揭30年,月供4000多元。这两年生意一直不太有起色,外债就欠了四五百万元,从今年年初起,这套还未交付的房子就不得不断供了,上半年,银行在多次追讨未果后,最近正式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按揭欠款,目前正在调解过程中。
浙江省省直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腾飞金鹰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吴方荣告诉记者,虽然长期从事房产方面的相关法律咨询,但以前他们很少听到或碰到类似的房产按揭断供案例,但今年此类案件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今年断供有增加势头
“现在出现的一些断供情况,主要是原来2009年或者2010年楼市形势好的时候,很多购房者买进的房子,现在因为工作、生意或者家庭变故等各种原因,出现了资金缺口,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还款。”
吴律师说,其中很多都是投资的购房者,买了多套的房子,有的甚至是限购以后,写的是其他人的名字,现在楼市情况不好,在大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主也出现了资金危机,一方面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是亏损,另外投资在房产上的钱一下子又被套牢了,于是资金链断裂。除了类似朱庆这样的情况外,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的。
比如有一位购房者2009年以儿子的名字购入一套房子,按揭也以儿子的名字,实际上儿子虽然成年,但没有工作,也没有支付按揭的能力。后来,这位购房者因经济犯罪入狱,以儿子名义购入的房产也出现了断供。
另外,还有的购房者因为工作、婚姻发生变故,也没有能力支付按揭款。
“目前的断供主要是因为经济能力被迫断供,而客观上有能力偿还,主观上恶意断供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吴律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