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可以无限上涨,却连10%的跌幅都被视之为“危险”,那岂不是说明房价“只能涨不许跌”?真不知此“再跌也不能跌房价”的“强盗逻辑”从何而来?
《理财周刊》:
房价不可承受的“强盗逻辑”
文/蔡为民
楼市时局愈趋敏感及关键,各种匪夷所思、稀奇古怪的说法也愈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人大报告基本可信
首先是中国人民大学于11月22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引起市场极大关注。综观该文件内容,基本可以归纳出四个结论:
一、房价未来将出现环比20%的降幅;
二、2012年第二季度地方政府或将变相松绑;
三、2012年第三季度中央开始逐步放松限购;
四、政策即使松绑,房价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上述判断与我此前的预测基本一致,因此当媒体咨询我的意见时,我认为这份报告理当是客观、可信的。
●20%降幅并不激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高层似乎对自己做出的楼市报告之准确度底气不足,导致该校经济学院副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房价在未来环比直降20%的结论是“比较激进”的。
我的看法是,在愈趋严峻之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夹击下,迫使中央力扛各方重如千钧之压力,排除万难坚决执行调控措施一年半(本轮调控始于2010年4月26日“新国十条”),如果全国平均房价降幅未达20%便松绑,那么本轮调控即使不能称之为“功败垂成”,至少也算是“半途而废”!
●未限购城市将陷入“双海”危机
事实上,我认为15%~20%的跌幅,指的是一、二线限购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其他未限购城市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中央推出“4万亿元救市方案”及2011年局部“限购令”的洗礼,其房地产市场性质已然发生根本变化(由“自住为主”进入“投机为主”),形成“拔苗助长”效应,一旦买气后继无力,必将陷入当年“双海(北海、海南)模式”之泥淖中而难以自拔,导致其房价降幅20%只是起跑线,30%~40%则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中国人民大学报告的房价降幅,指的是环比而非同比,何来“激进”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