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不赚钱困境
保障房建设,凭什么得到资本、企业的追捧?“究其根本还是要实现盈利,才会让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动心,而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才是保障房建设得以持续的重要保证。”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事实上,目前很多房企参与保障房建设都是亏本的。
这一点可以在北京的保利嘉园项目得到印证。保利地产(保利西山林语 保利新茉莉公馆)副总经理胡在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靠商品房销售平衡,保利嘉园的保障房项目是亏损的,后来靠销售商铺才填补亏损。
无独有偶,马上可以申请租赁的远洋地产(远洋万和公馆 远洋一方)旗下项目远洋?沁山水中公租房部分也是亏损的。其媒体公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项目略为亏损,目前已经移交给政府,由政府负责出租、管理。
相比而言,承建、代建保障房较多的首开股份对保障房是否盈利的体验最深。首开股份董秘王怡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保障房选择的地点、配套条件一般,对市场机构参与的吸引力不大;其二,有些商品房小区配建了一部分保障房,由于目前商品房销售不佳,整个项目很难实现盈利;其三,政府规定的双限房,价格过低,企业无利润可言;其四,一些政府回购的项目,回购时间没有保证。“例如,政府原计划5月回购,因为一些原因而拖到10月,你就得多垫资5个月,无形之中增加了资金成本。”
王怡认为,保障房建设不赚钱,有的项目甚至略为亏损。为了平衡整体利润,首开股份拟定施工保障房面积不会超过全部施工面积的1/4。
事实上,从利润方面考虑,在香港上市的房企雅居乐就明确表示不参与保障房建设。“目前保障房建设,主要由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央企,或地方国有龙头房企(如城建集团)来完成。”世联地产首席分析师王海斌如是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如此来看,房企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动力并不大。今年以来,各地配建保障房住宅土地的流拍便是佐证。
保障房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民众无理由期待政府全部“买单”。事实上,各级政府“四两拨千斤”,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