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福州的楼市而言,“还是要看楼市发展情况而定”,郑景枫称,福州仍是依靠房地产业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楼市遇冷,势必影响到土地市场,此时土地财政也将难以为继,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在楼市低迷到一定程度,地方经济没有动力推动增长,届时政策估计就有所松动,继而出台鼓励性措施。
3.下一步,谁来替代限购令?
从10月27日住建部部长的发言来看,这次会议上透露出的信息表明,限购绝非长策。它只是一种权宜之策,一旦效果显现,应考虑放松或退出。李日强亦称,限购的确已经起到了作用。开发商已经开始理性地下调价格,降低预期,消费者亦不再抱着投机的幻想,买到即赚到的想法开始退却,变得更加理性出手,楼市已经朝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时候出台更加合理的调控手段了。
一旦退出,谁可以替代限购令呢?
“房产税、物业税将是最大的可能”,业内人士江映辉称,在这次会议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住建部正在努力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如果这个信息系统将来建立起来了,再加上银行系统、财政系统、税务系统的一些信息,再加上公安的一些信息系统,如果能统一到一个平台上,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将退幕。“但为房产税提供了最基础的征收数据”。
“当下,上海、重庆早已展开房产税的试点,一旦成功,经验将被推广,必将成为取代限购的最有力手段。”李日强补充道,限购令只是为房地产调控做出治本政策留出缓冲空间。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下降的基本形势中,调控政策的重心正在由“控通胀、遏房价”向“稳经济、促内需”转移,是时候出台另一种调控措施了。
当然,对于房产税的即将到来,并非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认同。江映辉表示,“要在持有环节增税,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改变国内现有的房产制度,例如土地开发环节的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年限等等,只有解决了这些根本的政策问题,再考虑税收,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事实上,信息系统的建立并非难事,只因涉及多方利益,很难真正落实到位,房产税全面推广亦无从谈起。”郑景枫提出了另一种建议,“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限购’松绑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限贷’才是真正扼住了房地产的‘七寸’。”他认为限贷算是一种比较好的金融政策,可以减少市场上的投资、投机性需求,“有些地方政府避限购锋芒,而选择限价这样更加缓和的举措,使年度住房价格不突破政府年初制定的房价指标,这样的手段其实更符合老百姓买房的需要。”
4.开发商,遇寒冬还是迎机遇?
究竟,在限购令一时难以取消的大环境之下,开发商如何应对,究竟是做好寒冬的准备,还是迎接全新的楼市时代到来?
“从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开发商的确要做好过冬的准备。”江映辉称,或许有些开发商在今年之内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后年压力将不言而喻。
“对于开发商而言,心态的调整是第一位,要认清市场形势”,李日强称,作为开发者要有意识,要降低原有的价格预期,不能像过往一样盲目追求利润率以及简单的利润获取方式,要深入地去研究市场,细分并更加专业。
事实上,从长远来看,限购令这样的楼市调控,对楼市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大为有利的。而今的市场,对于开发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危机危机,化危为机”。比如,可以抄底低价地,抑或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寻找新出路。
当然,当务之急,“还是要以价换量,加速出货,这将是应对市场最明智、最现实的选择”,郑景枫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大户型出现滞销,开发商应该理性出售积压库存,让现金流动更加稳健,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但从目前而言,“在当前住房供求矛盾、收入分配不公等基本状况没有改变的情况之下,限购对抑制房价可以起到一定作用,限购不会一下子完全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