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约1.3万亿元投资对应1000万套保障房时,姜伟新表示,这是对应到结构完成,"现在的要求是,三分之一达到结构完成,三分之一出地面,三分之一做到基础浇铸混凝土。"
如何消除保障房的"寻租"空间,这也是委员发问部委官员的一大主题。
"现在有些地方由于资金周转的问题,把一部分租的房子也卖了,这是不符合国务院有关规定的。"姜伟新表示,"我们会在工作当中看看怎么样纠正这种做法。"
"不得已"出了限购
本轮楼市调控中,一些地方给限购松绑的意图频现媒体。
有人忧虑,限购取消之时,便是房价反弹之日;也有观点认为,限购非市场经济的治理良策,不可长久实行。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便称,抑制商品房市场的过度投机是为了平抑房价,但长期采取限购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相悖,应该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
王保安对此回应表示,下一阶段将抓紧总结上海、重庆两个城市的房产税试点经验,加快推进房产税的实施,以使它进一步发挥在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当中的调控作用。
至于政府为何动用限购这一手段,姜伟新解释称是不得已之计。
"是(因为)房价高速上涨,其他手段都用了以后,但还差点火候才能把房价抑制住,(所以)最后不得已出了这样一个限购的措施。(限购)作为一把剑在悬着,还由监察部和住建部实行问责。这招真是起了一些作用,不能说是主要作用。"姜伟新说。
既是权宜之计,总有退出时限。
对此,姜伟新赞同一些委员提出的更多地采取税收办法发挥调控作用,他表示,住建部正在努力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如果这个信息系统将来建立起来,加上银行系统、财政系统、税务系统的一些信息,再加上公安的一些信息系统,如果能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
记者获悉,住建部在去年年底的工作会议曾要求在2011年10月底以前,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必须实现与建设部的联网,其他城市的信息系统建设要加紧推进。这一动作,被外界公认为是为房产税大面积推广铺路。
姜伟新坦承,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比预想的要艰难,原来设想是40个重点城市先跟住建部联网,然后再推广到265个地级市跟住建部联网,这恐怕得几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