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上海保障房开工率仅完成全年目标的一半,在全国各省的排名中垫底。与此同时,上海宣布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100万平方米“双限房”,以解决在沪工作人才的住房需求,未来可能还将采取“转租为售”的方式,将此类房源出售。
上海的保障房体系中,存在“售”与“租”两种方式,虽无官方披露的具体比例数据,但一直以来,动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用于出售的保障房关注度较高,投资方也相对积极。
目前上海租赁房源仍相对紧缺,有观点认为,在房价畸高的上海,要解决大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还应选择租赁的方式。
“双限房”纳入保障房体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披露的全国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工率统计中,今年1~7月, 上海仅完成51%,排在倒数第一。而上海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建设和筹措1500万平方米,约22万套,截至7月底,完成全年计划的58%。
上海表现不佳的成绩单给下半年带来不小压力。近期上海市保障部门对外透露,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浦东临港新城启动100万平方米的“双限”商品房,约1.5万套。将双限房纳入保障房体系,将有助于上海完成全年的保障房任务。
所谓的“双限房”,其实包括四项限制条件:定区域、定对象和限交易、限房价。双限房的目的在于满足特定人才的需求,包括大飞机项目、张江、洋山综合保税区和浦东一些机关单位的人才。其中双限房最引人关注的一点是不限户籍,非上海户籍居民亦有机会申请。
据披露,在租赁双限房一段时间之后,租房者可以申请购买住房。政策规定,购房者10年内不准转让房产;销售房价主要根据成本来确定,并限定最高销售价格。
某不动产上海区域研究部经理黄河滔告诉记者,目前双限房规划的区域都在上海外围的郊环地区,这些地区也正是上海可供出让土地最多的地区。目前双限房100万平方米的计划面积相当于上海每年成交的二手房、新房总量的6%左右。
在目前双限房的筹备阶段,上海就已设想了“先租后售”,租售相对灵活转换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