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专题存档 > 正文

【博鳌特稿】盛世神州张民耕:基金可以促进平抑房价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08.12 来源:观点地产网 作者: 武瑾莹

  第三,解决短缺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增加供给,归根到底是增加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供给。

  一方面是增加政府的公共投资,解决水、暖、气、电、路等城市化的硬件,和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软件。

  另一方面是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土地供应和房屋供应。在一手压制投机的同时,一手还是要增加投资、增加供给。

  在中国如此宏大的城市化背景下,单靠土地财政增加公共投资和靠房地产企业的私人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社会的资金参与中国城市化的投资。

  在解决投资短缺的同时,也使社会资金分享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发展的红利。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存款40多万亿,动员其中一部分参与城市化和房地产投资,正是房地产投资基金要从事的行业。

  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对于缓解城市化公私投资的短缺,造成供略过于求的市场平衡,能够形成三赢的局面:社会资金分享了城市化和房地产红利,平抑过快上涨的房价,促进房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平稳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投资基金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利国利民利商。

  观点地产新媒体:从您的实践看,社会资金愿意投入到城市化和房地产开发方面来吗?开发商愿意接受房价受到平抑的局面吗?

  张民耕:从我的经验看,社会资金是愿意投入的。在目前调控形势下,社会资金从炒房炒地转向了房地产投资基金,是一种积极的态势,对社会资金来说,实现了小资金也可以参与房地产开发,从源头分享房地产的红利,降低了炒房炒地中击鼓传花最后一棒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开发商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叫做发展商的资本金按照算术级数增长,土地价格按照几何级数增长

  结果是开发商老是很差钱。在房地产发展的顺境时,开发商可以靠滚动发展,用多个项目之间的资金腾挪,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在调控形势下,金融机构不但收紧了贷款,而且加强了对于贷款使用的控制。

  开发商在大叫资本金借不来的同时,在慢慢改变自己发展的模式,即由香港模式转向美国模式

  所谓香港模式是指以往中国开发商普遍实现的投资自己全资,操作自己全来,利润自己全得,风险自己全担的全能开发商模式。其在资金上的特点就是只有债权融资,没有股权融资;只有独得,没有分享。

  在美国模式里,房地产开发行业实现了行业细分,投资、开发、销售、物管、经营环节实现了细分。在美国模式里,开发商的资本金是可以借得来的。开发商可以从投资商股权融资,后者干脆合作开发,直至开发商只管开发,由投资商来投资。行业的细分是行业成熟的路径,行业细分也有利于做大做强。

  由于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出现,中国房地产行业细分,至少出现开发商与投资商的细分,是既成事实了。

  由于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中国房地产金融产品日渐丰富,基金、REITS、并购、证券化等等,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增加了资金的供给,增加了房地产产品的供给,虽然供求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但是供求平衡导致房价受到平抑的结果,这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