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土地市场低迷持续。据中原地产和国土部有关下属机构数据,7月土地流标率明显上升,进入8月份的第一周,尽管各地政府纷纷进行推地,但土地市场成交依然冷清。
一方面是土地供应逐渐进入年度高峰,另一方面是房企预期地价下行持币待购。开发商普遍认为,土地的购买机会取决于土地流标率及底价出现明显下降,而这一底部还未到来。
土地市场仍在筑底
据中原行业监测,7月居住用地成交461公顷,环比下降54%,较1-6月均值下降21%。
土地流标频现市场。7月15个城市共推出居住用地90幅,20幅地块流标,其中沈阳流标15幅,成都、南京各流标2幅,长沙流标1幅。15个城市累计流标率10%,较上月再增2个百分点,流标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8月9日,国土部网站消息称,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353块,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其中7月份土地流标数达到61块,基本相当于1-2月流标数的总和。
万科董秘谭华杰认为,从土地市场的情况来看,现在市场有一定的降温迹象,但最核心的两个指标目前还不显著。一个是土地流拍率,一季度低于10%,二季度低于9%;另一方面出让土地的底价没有下降。
近期陆续出炉的房地产公司中报显示,除中海、保利等少数公司外,绝大部分开发商在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出手谨慎。
如万科前7个月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22个,对应权益规划建筑面积约423万平方米,在深圳、武汉、太原参与旧城改造项目4个,对应权益规划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上半年万科在土地市场表现并不是很
积极。其他如绿城、远洋、龙湖、金地等公司,拿地更是相比往年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