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A”,你会想到谁?是《士兵突击》里的兵王,还是部分商业银行里的储蓄部门负责人?有这么一群“老A”,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穿西服、打领带,两人合骑一辆电动自行车出没在各个小区,他们就是二手房中介门店的经纪人。和其他几类“老A”们的光鲜不同,在京城多家中介公司被定义为“A级”的经纪人均位于底层。最近由于生意不好,这群“老A”正在为保级而努力。
“一只脚迈进降级区”
在广安门附近一家中介门店里,14位“老A”的名片整齐地摆在店内的办公桌上,十分醒目。与以往不同,每张名片上经纪人的“职称”也不再仅仅用“置业经理”、“置业主任”等模糊的称谓,而是附加了从A1到A11的专业分级。
“本来还有两张A0的名片,是两位菜鸟级新人的,他们前天刚走。”店长于扬说,由于二手房交易冷淡,一些刚入行的年轻人发现短期内挣不到钱,辞职了。
细看一张张名片,普遍是A6、A8以上的中高级别,最低也是个A4。这些店里的老人儿,基本已经入行两三年,大多经历过2009年、2010年的成交高峰,论业缘关系和经济实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去年同期的月基本工资虽然只有1000多元,但大家靠“出单子”,个个都能“吃”得饱饱的,如今每月只能挣个底薪,不伸手找父母要钱就不错了。
现在这些“老A”有些担忧,如果这月门店的交易量还像5月份一样,只成交一套房子,恐怕大家都得降级减薪。
于扬透露,每位经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级别拿工资,如A5、A6仅隔一级,基本工资却相差好几百元。按照公司的规矩,每个季度为一个考核期,经纪人的业绩按期达到考核标准,则可以升级加薪;反之,就会降级减薪。
去年下半年火爆的楼市,成就了一批高级别经纪人,但今年二季度形势急转直下,店里多数经纪人3个月没开张,一只脚已迈进了降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