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住宅商用”商务公寓迎来春天?
事实上,对于住宅商用的危害,福州市政府早有认知。
业内人士林先生告诉记者,“早在2006年,福州市工商局就曾出台规定,经营者进驻住宅小区,要召集利害关系人进行听证,以确定是否核发营业执照。”
而2010年,福州市工商部门更是首创了整治“住宅商用”责任制进社区,与社区物业管理处或业主委员会签订责任书。“将住宅商用单位的日常监管和营业执照的前期部分审查工作放在社区,但这些政策取得的成效都一般。”
近日,福州市政府再度发出通知,称福州市将进一步加强对住宅功能使用的监管,严禁将住宅用于从事经营性活动或者商务办公,对擅自改变住宅功能的行为将实施严厉制裁。“此举一旦落实到位,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运作无疑有重大利好,今后住宅和商业的界限会更为清晰,不会随意跨界使用,不仅是对住宅市场纯粹化的一种推进,更是对商业地产健康发展的一种助力。”徐峰分析道。
此外,住改商被禁止后,福州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阵地转移,一些在住宅内的小公司开始急切寻求新的写字楼,这对于福州许多即将大量放量的写字楼而言,也是一个发展机遇。大量的资金将会进入商务楼,成为市场投资的一种良好选择。这一点从此前的万达广场的火爆热销就可见一斑,而近日中央第五街主打的小型办公基地开盘前一周即认筹一空,甚至打出了“不对外,请包涵的宣传……”
然而,投融资专家、房地产专家陈真诚则认为,“住改商”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高端的写字楼影响不大,市场原本怎么样将还是怎么样。因为他们的客户定位比较高端,而“住改商”的经营者显然不在其客源范围。
政策出了关键还在落实
禁止“住宅商 ”,无论用是从出发点还是从最终成效来看,无疑都是令人交口称赞的好政策。但无论从前期的治理经验,还是从当下的实际情况看,政策的落实度都有待提高。而早在本轮政策出台之际,海都房网就做过一次网友调 ,网友普遍查认为此举大 人心,但依旧快面临执行难题。
不过据了解,福州市相关部门已经在起草加强住宅建筑功能使用的监管和治理办法。将双管齐下,一方面对商户要求:“已在住宅内开店、办公的商户,限期责令搬离”、“逾期未搬离的,不予通过工商年检”;另一方面对房东而言:“尚未办理产权证的住宅,不予办理产权登记”、“对已办理产权证的住宅,在若干年内实施产权冻结”。“这需要工商、税务、房管、建设、规划、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联合作为,加强对住宅建筑使用功能的监管。并通过工商年检、产权登记手续等方面对其加以控制,其实只要从源头和各个方面加以监督和严控,住改商的现象并不难禁止。”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王阿忠教授称。
此外,也有读者建议,政府可以直接开通专门的投诉热线。“见一个住改商现象举报一个,治理一个,全民都加入监督的范畴,共同维护良好的小区环境,这可能更直接有效。”
另外,业内人士也提醒,现在福州一方面在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同时另一方面则开始禁止住宅区商用,这是未来楼市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在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小公司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疏导有方,才能真正让公司离开住宅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我们乐见其成。